遏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到2020年爭取研發新抗菌藥
2016-08-25 19:17:23??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霖 孫靖 |
分享到:
|
中新網8月25日電 國家衛生計生委等14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行動計劃》明確,從國家層面實施綜合治理策略和措施,對抗菌藥物的研發、生產、流通、應用、環境保護等各個環節加強監管,加強宣傳教育和國際交流合作,應對細菌耐藥帶來的風險挑戰。到2020年,實現在新藥研發、憑處方售藥、監測和評價、臨床應用、獸藥使用和培訓教育共6個方面的具體指標。 文件指出,我國是抗菌藥物的生產和使用大國。抗菌藥物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農業養殖領域,在治療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防治動物疫病提高養殖效益以及保障公共衛生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新型抗菌藥物研發能力不足、藥店無處方銷售抗菌藥物、醫療和養殖領域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制藥企業廢棄物排放不達標、群眾合理用藥意識不高等多種因素,細菌耐藥問題日益突出。 文件提出,從國家層面實施綜合治理策略和措施,對抗菌藥物的研發、生產、流通、應用、環境保護等各個環節加強監管,加強宣傳教育和國際交流合作,應對細菌耐藥帶來的風險挑戰。到2020年: (一)爭取研發上市全新抗菌藥物1-2個,新型診斷儀器設備和試劑5-10項。 (二)零售藥店憑處方銷售抗菌藥物的比例基本達到全覆蓋。省(區、市)憑獸醫處方銷售抗菌藥物的比例達到50%。 (三)健全醫療機構、動物源抗菌藥物應用和細菌耐藥監測網絡;建設細菌耐藥參比實驗室和菌種中心;建立醫療、養殖領域的抗菌藥物應用和細菌耐藥控制評價體系。 (四)全國二級以上醫院基本建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機制;醫療機構主要耐藥菌增長率得到有效控制。 (五)人獸共用抗菌藥物或易產生交叉耐藥性的抗菌藥物作為動物促生長應用逐步退出;動物源主要耐藥菌增長率得到有效控制。 (六)對全國醫務人員、養殖一線獸醫和養殖業從業人員完成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培訓;全面實施中小學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科普教育;開展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宣傳周。 《行動計劃》還提出了細菌耐藥防控工作的主要措施包括9大方面:一是發揮聯防聯控優勢,履行部門職責;二是加大抗菌藥物相關研發力度;三是加強抗菌藥物供應保障管理;四是加強抗菌藥物應用和耐藥控制體系建設;五是完善抗菌藥物應用和細菌耐藥監測體系;六是提高專業人員細菌耐藥防控能力;七是加強抗菌藥物環境污染防治;八是加大公眾宣傳教育力度;九是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各部分內容均提出了明確的工作措施,且部門歸口清晰,便于各地貫徹實施。 |
相關閱讀:
- [ 08-16]近期急性胃腸炎多發 多因食用受細菌污染變質的食物引起
- [ 08-06]研究:腸道細菌有助對抗抑郁
- [ 08-05]鼻腔內天然抗生素能殺滅“超級細菌”
- [ 07-13]看看你家空調有多臟!濾網細菌多導致空調病
- [ 07-04]科學家招蜂引蝶 稱昆蟲體內寄生細菌可對付寨卡
- [ 06-30]“超級細菌”離我們有多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