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袁育堃)興國是聞名全國的紅色故土,是著名的紅軍縣、烈士縣、將軍縣和蘇區模范縣,全縣姓名可考的烈士達23179名,孕育了5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是蘇區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的重要發源地、群眾路線的重要形成地。 現如今,發展高產油茶,推進扶貧攻堅,興國通過打造油茶產業化扶貧基地,做強油茶產業的同時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財政增長,走出山區生態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產業選擇得好,脫貧效果才好。”在距離縣城15公里的杰村鄉,記者了解到這里種植油茶樹所榨取的茶油主要用于深加工,已被認為是一種使用價值高于橄欖油的油料,銷路非常好,產品供不應求。 據介紹,興國油茶是贛南的一項優勢資源。當年,贛南蘇區群眾就是用茶油、鎢砂,從白區換回食鹽、藥品等物資,支援紅軍,支持革命。去年全國兩會期間,百歲老紅軍王承登特地寫信,并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兩瓶茶油,委托參加全國兩會的人大代表明經華捎給習近平總書記。王承登的信轉交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手上,但兩瓶茶油卻沒能送出。原來,中央辦公廳的同志告訴明經華,老紅軍的心意領了,但中央有明確規定,禮物不能收。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拿出并念了王承登寫給他的信,老紅軍提出心愿希望國家加大對贛南油茶等扶貧產業的支持。習總書記關切地關切地問發展油茶產業還有什么困難,并當即指示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做調研。 “在2020年前實現與全國同步小康,發展油茶種植是很好的途徑之一,也是落實習總書記對江西發展指示的很重要的措施。”興國縣委宣傳部長藍賢林表示,縣委縣政府謹記習總書記囑托,圍繞油茶產業制訂了油茶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了“三個十萬”發展目標,即新植油茶10萬畝;油茶低改每年完成10萬畝,5年全面完成低改任務;5年培育油茶種植戶10萬人。 同時,縣里還聘請中國林科院和省市林業專家進行指導,對規劃的基地進行高標準建設,在杰村等鄉鎮打造集高產油茶示范園、新品種博覽園、旅游觀光園三位一體的油茶示范樣板。經過贛南林科所的攻關科研,杰村鄉已經種下了新品種的高產油茶樹苗,產量可以達到每畝50公斤的初榨油量,以市場價目前是45元/斤計算,未來收入可觀。 目前,興國縣杰村鄉種植油茶規劃面積3萬畝,帶動全鄉452戶貧困戶參與油茶發展,“杰村鄉的萬畝油茶地可以成為老百姓的致富銀行。”杰村鄉組織宣傳委員何香平告訴記者,全鄉452戶貧困戶已通過政府支持的扶貧貸款“油茶貸”,每戶獲得2萬元入股,得到了5畝油茶地的股權,預計年均增收5000元。杰村鄉依托萬畝油茶森林生態示范園的建設,正大力發展油茶、蔬菜、白蓮、光伏發電等產業,積極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走出一條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
相關閱讀:
- [ 08-25]從“萬畝油茶”到“千畝蔬菜”江西興國開啟脫貧致富新模式
- [ 08-25]千畝蔬菜“造血” 興國脫貧轉型記
- [ 08-25]興國致富新模式:農家書屋開拓電商創業路
- [ 08-25]在興國感受蘇區振興和扶貧攻堅(圖)
- [ 08-25]江西興國“農家書屋+電商”蓬勃發展
- [ 08-25]興國油茶:讓傳統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