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期在湖北、黑龍江、福建等地調研發現,保健品市場的明星代言、批準文號弄虛作假等傳統問題依然屢禁不止,最近又出現非法會議銷售、微信銷售、以銷售保健品名義非法集資等新動向。有關人士建議,應對保健品企業“忽悠”老人的亂象進行打擊,完善市場監管制度,加大打擊力度,遏制保健品市場亂象蔓延趨勢。 保健品通過會議微信銷售 近年來,除了電視廣告營銷等傳統銷售方式之外,以健康講座等非法會議形式銷售保健品已經成為行業內的“標配”推銷手段。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健康講座”、“贈送禮品”來吸引老年人,并逐步洗腦,最后向老年人變相推銷沒有資質的保健品。 記者在武漢市徐東大街汪家墩小區附近看到,短短一條只有兩百米長的小巷內,就有三家保健品推銷點,老人進進出出,每家店里都很熱鬧。在這些店里,可以聽健康講座,免費測量血壓血糖,有時前幾名進店者還可以免費領取雞蛋,不少老人最后買了不少保健品。 一位從事保健品銷售的業內人士透露,推銷產品首先要從關懷角度入手,獲得老人的聯系方式、家庭情況等信息后,開始不斷對老人們噓寒問暖,關心老人的疾病,通過逐步交流來取得老年人的信任,最后再賣產品。 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處處長王偉華告訴記者,這幾年保健品企業不斷變換銷售手段,通過召開會議,免費提供物品吸引老年人參加,現場發放傳單、推銷產品,這種保健品通過非法會議銷售的情況呈增多趨勢。 據天津市消協發布的信息,4月初,市民周女士在濱海新區參加老年保健培訓會,在現場花費26000元購買了一種經營者宣稱具有治療癌癥效果的膠囊,回家后發現其市場價格只有約2000元。經消協調查,該產品是保健食品,不具備治療功效。 記者調查發現,保健品銷售盈利空間大。在58同城招聘網站上搜索“保健品銷售職位”,僅在武漢市就有近百家招聘信息,其中不乏提供“月入過萬”、“房補、年假”等優厚待遇。 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保健品也是保健品亂象的一個新動向。“越來越多,且難以監管,有泛濫趨勢。”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部部長王申國表示,由于方便快捷,越來越多青年人通過微信朋友圈購買減肥等保健品,但因微商創立時間較短,且缺少職能部門監管,從消費者投訴情況來看,管理混亂、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等問題突出。 另外,保健品市場還出現以賣保健品為名,進行非法集資的現象。王申國表示,保健品企業大量招募業務員,在街道、公園等公共場所向中老年人以投資保健品為名,承諾給投資人高息回報為誘餌,吸引投資者進行非法融資。 |
相關閱讀:
- [ 08-23]永安市衛計局舉辦2016年產科質量暨母嬰保健專項技術培訓班
- [ 08-23]巖溪鎮開展疾病防控 生殖保健知識講座
- [ 08-22]詔安縣南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老年人中醫保健》健康知識講座
- [ 08-12]光澤縣杭川鎮坪山社區舉辦育齡婦女保健講座
- [ 08-12]寧德市婚前保健 與孕前優檢查工作會在福鼎召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