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南鳥島附近發現球狀錳結核 占約4萬平米
2016-08-27 10:57:12??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霖 王祥楠 |
分享到:
|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與千葉工業大學、東京大學的科研小組26日宣布,已發現小笠原諸島南鳥島東南海域的深海海底有大范圍密集的含稀有金屬球狀巖石“錳結核”。 據推算,錳結核的分布范圍幾乎相當于北海道面積的一半,約達4.4萬平方公里。據悉,雖然這些錳結核分布在天然資源管轄范圍所及的專屬經濟區(EEZ)之內,但因其位于水深5500~5800米的深海,目前尚未確立有效的打撈方法。 日方科研小組于2013~2015年在南鳥島附近海域的海底實施聲波調查,鎖定了反射波強、推測可能會有錳結核的海域。今年4月,小組在這一海域6處地點投入載人潛水調查船“深海6500”號,確認存在密集的錳結核,并成功拾取了約100個直徑約1~10厘米的巖石。 日媒報道稱,結核除了含錳外,還含有鈷和鎳等稀有金屬。因海水及海底里所含的物質成分等聚集并順著海流移動,形成了球狀。 南鳥島海域還分布著含稀土和稀有金屬的沉積巖“富鈷結殼”。科研小組打算對錳結核的構成等進行詳細的分析,探明它們的成因及關聯性。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特任技術研究員町田嗣樹期待地表示:“若擴大聲波調查的范圍,很可能在其他的海域也發現(錳結核)。” |
相關閱讀:
- [ 06-05]日本防相視察南鳥島 強調有效控制礦物資源(圖)
- [ 10-04]日本防相將訪南鳥島和硫黃島 顯示加強離島防衛
- [ 07-20]日本稱獲得南鳥島海域稀土礦獨家勘探權
- [ 03-21]日本確認南鳥島周邊海底存在高濃度稀土
- [ 03-21]日本南鳥島海域發現高濃度稀土 或可消費230年
- [ 01-21]日本深海調查船赴南鳥島展開海底稀土調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