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實名制電話卡仍可在網上購買 工信部重拳能否徹底消滅漏網之魚 ■本報記者 劉斯會 連日幾起大學生被騙事件使得人們再次將目光聚焦到電信詐騙上,特別是山東臨沂18歲準大學生徐玉玉學費被騙光后不幸離世,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如何避免電信詐騙的帖子和文章廣為傳播。 在那些支招中,甚至有些如“看到虛擬運營商號碼,就不要接電話”等,對此有不少虛擬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頗為委屈地表示,“在工信部的嚴格要求下,我們已經統一采取實名制,以前未有實名制的也會采取停號處理。” 另外,從《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北京多家運營商門店發現,如果要辦理新號碼及新的虛擬號碼,確實均要求實名登記。 早在三年前,工信部就下發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要求用戶在辦理手機卡入網手續時,必須提供真實的身份信息。工信部也多次表示,已針對虛擬運營商實名制落實情況開展了多輪次監督檢查,并采取行業內部通報、社會通報、專門約談、責令整改等措施,督促虛擬運營商落實各項工作要求。 盡管政策上打擊力度較大,但仍有“漏網之魚”,《證券日報》記者在淘寶某二手交易平臺上發現,170號段仍在大肆售賣,有賣家在上面發布消息稱,“全新170電話卡,永久0月租0保底,語音短信功能正常,免實名,現貨28元/張,量大可優惠。”另一則發布于四平的消息顯示,“蝸牛、迪加、遠特物聯卡全國無漫游零月租170卡號代繳、手機卡批發零售”的消息。 對此,華創證券TMT首席分析師馬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出現還有未實名的虛擬號段在于虛擬運營商前期實名制把關并不嚴,“虛擬運營商在前期為了搶占客戶發放過不少號段,在工信部限期實名的前提下,三大基礎運營商及虛擬運營商肯定是逐步改善實名制,另外從后期來看,工信部將對虛擬運營商監管越發嚴格。” 非實名電話卡仍可購買 近年來,隨著虛擬運營商逐漸進入市場,市面上明顯多了許多虛擬號段,且虛擬運營商在早期的推廣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對實名制要求也并不嚴格,這直接導致,許多意欲辦理非實名制卡的人都紛紛轉向了虛商。這也使得虛擬運營商業務成為不愿實名的推銷卡、詐騙卡的集中地。有數據顯示,在近期的惡意詐騙短信中,近44%來自170/171號段。 2015年9月1日起,按照工信部及運營商的統一安排,我國開始全面實施手機號實名登記,執行力度堪稱史上最嚴。今年5月份,工信部再次祭出大招,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確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業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率達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電話用戶實現實名登記。與此同時,工信部亦下發通知,要求虛商立即開展自查自糾,在5月底之前對前期未實名登記、虛假登記的電話號碼完成用戶身份信息補登記等工作。 不過,盡管工信部祭出大招以及社會上因為電信詐騙案件,引起大家對信息安全的重視,《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仍有虛擬運營號段仍可以以“不實名”的形式進行大肆售賣。《證券日報》記者在淘寶某二手交易平臺上發現,一則泉州賣家發布消息稱,大量迪加卡(聯通信號)以較低價格批量發售,按照賣家描述,“新卡本身沒有開通短信功能,只要用卡拔通一個電話后(大概通話1分鐘),自動開通短信(不產生費用),其功能和平時使用一樣。”另外,還可以售賣“免實名制的中國聯通卡。” 對此,中國聯通官方客服人員回復記者表示,中國聯通官網及線下的號段均需要實名制,不清楚淘寶售賣面實名制卡來源,“盡管不需要個人實名,也是辦理了其它實名。” 根據上述賣家描述,“這些卡并不需要購買者實名,因為已經辦理了‘公司實名’,如果一次購買多張還可以更便宜。” 不過,線下實體門店售卡的情況要好很多,《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了北京多家三大運營商經營門店,從現場了解的情況來看,在購買新卡新號碼時工作人員均要求購買者實名登記,中國電信旗下的170及171號段也均嚴格執行實名購卡相關規定。 不過從價格上面來看,虛擬運營商號段要比三大運營商號段便宜不少,根據中國電信門店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按照現有99元每月的套餐費標準來計算,若使用170以及171號段,同一套餐內,使用虛擬號段兩年時間內可以便宜近1000元,并且流量使用上享有更大空間。 |
相關閱讀:
- [ 08-27]徐玉玉案6名嫌疑人4人被控制 “奪命電話”來自遠特通信 實名制購卡并非很嚴格 記者暗訪:170、171號段 實名登記存漏洞
- [ 08-27]實名制購卡并非很嚴格 記者暗訪:170、171號段 實名登記存漏洞
- [ 08-26]詐騙電話奪命,斬斷禍根只能靠實名制?
- [ 08-25]“學費被騙”彰顯實名制不到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