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嘉瑞)昨天,一條關于護鳥的消息在網上廣泛流傳。一名男子(上圖)在奧森公園里逮到了一只蒼鷺,隨后放進車里帶走了。由于蒼鷺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條消息引起了廣大愛鳥人士的注意,他們紛紛譴責男子的行為。 這條消息在網上的很多愛鳥、護鳥群中流傳。消息中稱,8月23日下午3點,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北清河水面上,有一個捕獵野生動物的年輕男子。他可能在水中下了夾子,逮到一只蒼鷺。隨后男子下河,把蒼鷺裝在車上后離開。當時在河對面拍照的幾位攝影愛好者一直喊,但也沒用。消息稱,當時男子把蒼鷺裝進了一個灰色臥車的后備箱里,車就開走了。隨后男子上了另一輛灰色面包車后揚長而去。由于倉促,當時沒能拍下車牌號碼。 記者看到,照片中的男子歲數不大,光著腳,一只手提著鞋子,另一只手掐著蒼鷺的脖頸。這條消息發出后,被眾多的愛鳥護鳥志愿者廣泛轉發。記者嘗試尋找最初的拍照者,但未能找到。志愿者們告訴記者,蒼鷺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江河湖泊的岸邊和淺水處。 雖然有愛鳥志愿者報了警,但由于沒有車牌號,也無法進一步調查。很多愛鳥護鳥志愿者說,如果該男子真的如這條消息所說,用夾子捉到了蒼鷺,那就應該譴責他。J240 |
相關閱讀:
- [ 08-25]網傳轉發就能領限量公交卡 一卡通公司:假消息
- [ 08-23]警方發布通報 網傳沙縣發生一“虐童事件”
- [ 08-18]誤食野蘑菇中毒進入高發期 網傳鑒別方法不可靠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