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專訪朱光耀:G20將對穩定貨幣政策起到關鍵作用
2016-08-31 17:42:41??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中國經濟仍處于三期疊加階段 央視記者張羽:其實國內有些人士擔心或者他們的個人感受,覺得6.7%這個增速可能是偏高了,他們感覺這個速度是高估了。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對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速的判斷,高或者是低可能見仁見智,但統計數據必須實事求是,要真實準確、完整的反映中國經濟增長的實際狀況。從統計局發表的數字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都有詳細數字來表明來構成經濟增長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作出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準確的判斷。所以我們認為這個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同時,朱光耀表示,中國經濟現在仍處在三期疊加的挑戰之下,面臨經濟增速調整期、經濟結構改革的鎮痛期和前期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的消化期的挑戰。 供給側改革有助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就經濟增速的調整期而言,中國從原來超過10%的高增速調整為中高增速,在十三五期間,年平均增速達到6.5%的水平。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這個目標我們是一定能夠完成的,因為我們既有良好的經濟基本面,同時我們有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深化,來有助于我們實現這一個重要的發展目標。 中國經濟發展 堅持市場原則 央視記者張羽:您剛才講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面對挑戰我們的唯一出路就是改革。那么未來有沒有什么重大的改革措施出臺和具體的計劃時間表呢?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推進改革開放,這是中央堅定不移的政策目標,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為2016年的經濟發展決定了一個總的基調——就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有重大的改革措施的落地,來增強人民對經濟發展未來的預期的信心。推進供給側的結構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在全世界我們是率先推進的。特別是在對應對過剩產能和應對比較高的債務率方面,我們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采取行動;就去產能而言,我們堅定不移采取市場原則,堅持法治手段,已經明確了在去產能的過程中,要采取兼并重組,這是市場的原則。 同時呢,要用法律的手段,就包括破產重整、和解與清算逐步推進以法去產能的法治手段。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不僅對中國經濟中長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短期內經濟增長也非常重要。從預期方面能夠讓市場感受到中國在堅定不移的推進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的結構改革。 G20央行和財長會為峰會提出九大建議 央視記者張羽:前一段時間已經前后舉行了財長央行行長等相關六個部長級會議,基本涵蓋了G20杭州峰會所可能涉及的議題。那么這些階段性成果,有哪些最終有可能體現在G20峰會的成果當中呢?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G20財長央行行長會議向峰會提交的報告,就在結構改革的九大重點領域、48項重大的指導原則方面,希望得到領導人的批準,這九大重大領域,首先包括構建一個開放的世界投資貿易體系;第二個就要構建有活力的勞動力市場;第三個就是推進創新政策的實施;第四個就是競爭政策,就包括改善營商環境;第五個就是推進全球基礎設施的聯動;第六個就是建立一種完善的全球金融體系和國內的金融體系;第七個就是促進財政體制的改革;第八個是推進可持續的增長,特別是環境領域;第九個重大的領域就是一個包容性的增長,能夠特別照顧弱視群體,弱視的群體,照顧這中小企業的發展,這是九大領域。 期待著在習近平主席的主持下,杭州G20峰會將留下G20史上中國貢獻濃墨重彩的一筆、留下中國的印記;并推動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