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資料圖)
國際在線專稿:舉世矚目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9月4日在中國杭州開幕。法國媒體《歐洲時報》總結了多名歐洲專家及前政要的觀點,稱歐洲各國對此次G20峰會充滿期盼。許多專家表示,在G20杭州峰會上,中國通過提出“創新”、“綠色金融”等富含“中國智慧”的經濟良方,將助力經濟復蘇,進一步推動全球治理機制改革。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中國的綠色金融理念值得稱贊
9月2日,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中國首次舉辦G20峰會,標志著中國在參與建設全球治理秩序領域邁出嶄新一步,他歡迎中國提出的“綠色金融”理念,并對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充滿信心。
拉法蘭表示,近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逐漸回到工業革命前的狀態,重新加入世界一流強國的行列。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擁有了一些全球權利,但新的角色也使中國需要承擔相應的全球治理責任。
拉法蘭稱贊中國不僅通過自身增長促進了全球增長,還通過發起“一帶一路”倡議、成立“亞投行”等舉措為全球增長提供新動力。他強調,在全球經濟增長低迷的當下,促進增長符合全球各國的利益。
為了推動世界經濟和本國經濟的綠色轉型,尋求綠色金融發展的國際合作,今年的G20峰會已經將綠色金融納入了重點議題,中國在G20峰會召開前出臺對綠色金融的指導意見。中方推動建立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以鼓勵各方根據各國國情,深入研究如何通過綠色金融調動更多資源用于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投資。
拉法蘭表示,中國的綠色金融理念值得稱贊,擁有穩定長效的金融工具對于落實綠色發展非常重要。拉法蘭對中國參加全球治理的意愿抱有信心,“我看到中國積極支持二十國集團各國求同存異,在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和推動多邊金融機構、改善全球金融治理而努力。我認為,在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將會實現新的速度和規模。”
拉法蘭認為,“中國在聯合國機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聯合國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同時也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我對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充滿信心。”

巴黎政治學院國際問題專家貝朗特·巴迪(資料圖)
法國專家:中國向深度融入全球化邁出嶄新一步
巴黎政治學院國際問題專家貝朗特·巴迪(Bertrand
Badie)9月2日表示,G20峰會在中國杭州召開,意味著中國進入一個真正具有廣泛意義的全球化進程中。
巴迪認為,全球化起源于西方,由西方主要國家發起。但中國如今在通過思想和文化交流的方式,在一個較長的時間維度上影響甚至改變全球化。
他表示,目前總部設立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國際機構,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多邊機構,在其依然主宰國際經濟治理秩序的背景下,優先任務應是進行機構改革,加強中國和發展中國家所占份額。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強國,在二十國集團中也是改革意識最強的國家之一。在全球經濟依然萎靡不振并依賴新興經濟體的情況下,中國承擔更多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經濟治理的責任是理所應當的。
巴迪表示,“中國首次舉辦20國集團峰會,是中國朝著深度融入全球化浪潮而邁出的嶄新的一步。這是毫無疑問的。”

世界銀行經濟顧問、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成員、著名經濟學家里斯蒂安德·德·布瓦西(網頁截圖)
法國經濟學家:中國將為全球經濟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9月2日,世界銀行經濟顧問、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成員、著名經濟學家里斯蒂安德·德·布瓦西(Christian de
Boissieu)在法國普瓦捷參加創新與發展基金會組織的以“中國之外的中國”為主題的研討會之際接受采訪表示,中國將在G20杭州峰會上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在促進增長和綠色發展兩個議題上,并表示G20峰會應該取消“已經沒有意義”的G7和G8峰會。
德·布瓦西堅定地表示,中國將在G20峰會上為全球經濟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去年底在巴黎召開的世界氣候變化大會上,我們看到中國積極帶動其他國家順利通過了多項環保決議。本次杭州G20峰會,中國除了將在應對全球環境問題上再次起到積極作用,還將再次發揮其號召力對恢復世界經濟復蘇起到推動作用。”
G20杭州峰會的主題確定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德·布瓦西認為這個主題將促使各國達成更多的共識,并稱該主題將為全球經濟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包容,意味著減少經濟發展不平等,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發展的機會;我們的競爭力則主要取決于創新,這涉及到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
德·布瓦西認為,國際社會在全球治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應該進一步加強國際機構的改革,比如“設立G20常設秘書處,裁撤G7和G8峰會,由G20代替”。他表示,針對發達國家的G7和G8峰會已經沒有意義,“因為任何議題,如果沒有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參與就沒有任何意義。舉個簡單的例子,2011年在多維爾舉辦的G8峰會議題之一是互聯網,我認為那屆峰會的討論沒有意義,因為中國沒有參加。”
德·布瓦西還表示,“面對國際金融組織(IFI)的改革乏力,我非常理解中國加大對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亞投行的投入力度。法國作為發達國家,應該進一步推動國際金融組織的改革,根據不同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地緣政治建立更和諧的全球治理秩序。”
德·布瓦西還對中國經濟抱有信心,他相信中國6%左右的經濟增長將會持續,并認為發達國家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應該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意大利駐華大使謝國誼接受國際在線專訪
意大利駐華大使:“創新”為意中合作提供更廣闊空間
“創新”,中國五大發展理念之首、G20杭州峰會核心議題之一,這恐怕不僅是簡單巧合。正是在中國的倡導下,G20首次設立創新、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專題工作組,并有望在杭州峰會上通過G20創新增長藍圖及創新行動計劃、新工業革命計劃和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
意大利駐華大使謝國誼表示,“創新增長方式”這一議題的提出,將為意中兩國創新合作提供更為廣泛的空間:“意中兩國都相信創新將在驅動經濟增長中發揮日益重要的引擎作用。意大利對中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抱有濃厚的興趣,因為這份文件與意大利正在實施的‘工業4.0’改革方向形成了很強的互補。例如,我們了解到中國非常重視寬帶技術發展,而意大利則正在實施一項大規模的數字化改革方案。可以說,意大利能夠為《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一系列創新項目提供靈活的技術對接。”

許多歐洲專家認為,此次在中國召開的G20將極大地推動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改革
多名歐洲專家:中國積極推動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改革
眾多歐洲專家認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G20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和金融治理體系改革的中堅力量。今年在中國的推動下,G20會議啟動了全球金融治理框架改革,其中包括全球金融安全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的使用、綠色金融、全球金融機制改革等議題。這些討論對全球金融治理框架將產生深刻的、戰略性的影響。
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主任貢特拉姆·沃爾夫表示,G20峰會關于金融治理的議題對歐洲非常重要。由于股市、債市等直接融資市場相對不發達,歐洲金融系統中銀行所占比重過大,而目前銀行業危機在部分歐洲國家有抬頭風險,亟待金融治理良方。
俄羅斯世界市場問題研究所主任安德烈勃夫表示,近年來,中國倡導成立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都顯示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和金融秩序的重構。“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在本次杭州峰會期間也將扮演首倡者和參與者的角色”。
此外,很多國際官員和學者呼吁國際機構進行改革,提高發展中國家所占份額。歐盟經濟和金融事務委員皮埃爾·莫斯科維奇表示:“新興經濟體尤其中國融入國際金融體系,對歐盟有益”。他還說:“中國一直致力于加快全球經濟和金融治理改革,特別是提高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歐盟歡迎中國在全球經濟穩定與健康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