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中國力量推動"G20"高鐵再出發
2016-09-06 21:51:27? ?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或許是巧合,二十國集團的縮寫是G20,而中國高鐵也是以G打頭,后面用數字表示不同的車次。所以,如果將“G20”比作一趟高鐵列車的話,那么它目前已在第11站杭州充足電,蓄勢待發開啟新的征程。 2016年9月5日下午,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閉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記者會上宣布峰會取得豐碩成果,實現預期目標,就世界經濟增長等問題達成“杭州共識”,具體是: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創新增長方式,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兩大引擎,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讓二十國集團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看到這樣的成果,幾乎所有人都長舒了一口氣。確實,杭州峰會恰逢世界經濟與二十國集團轉型的關鍵節點。在世界經濟總體低迷、全球性挑戰增多的背景下,杭州峰會可以說是承載了萬眾期待。各方不僅期待它給世界經濟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也期待它推動G20機制轉型,從單純致力反危機走向全球經濟治理,撥開亂象,正本清源。而從具體成果上看,杭州峰會可以說是勇挑重擔,不辱使命。 “杭州共識”的成果,既包括拉動世界增長的具體措施,也有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規劃;既指出了二十國集團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也闡明了二十國集團轉型的具體舉措。可以說是一張完整描繪“G20”高鐵行駛軌跡的路線圖。 眾所周知,“G20”高鐵誕生于8年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時。危難之際,它的主要任務是采取見效快的政策,盡快使危機退燒。8年過后,世界經濟雖已逐漸走出危機,但陰霾未散,恐怖襲擊、難民危機等新挑戰新問題頻出,看似與經濟無關,實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也進一步暴露出現行國際治理體系代表性不足、應對能力弱、公平性不夠等諸多缺陷。借助新型治理機制、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已是時不我待。 作為代表最廣泛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利益的平臺,G20再一次站到了十字路口。各方期待它不僅聚焦經濟,也要關注影響世界經濟的其他突出問題;不僅制訂短期刺激政策,也要制訂中長期治理規劃,實現長效治理。 |
相關閱讀:
- [ 09-06]“G20杭州峰會”漫評④:G20發展道路上的中國豐碑
- [ 09-06]“中國藥方”助推中國制造走出去
- [ 09-05]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中國神韻與世界文化的對話
- [ 09-05]特雷莎·梅G20首秀 肯定中英“黃金時代”
- [ 09-05]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舉行
- [ 09-05]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
- [ 09-05]漳州自熱米飯成G20峰會指定食品 提供5萬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