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興侗寨通過發展紅色旅游產業,如今實現減貧摘帽,共有1464戶6333人實現脫貧。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佳勇)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有17個鎮是扶貧開發重點鄉鎮,貧困發生率高達18.35%。 居住著6000多侗族同胞的黎平縣肇興侗寨,依托特色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當地百姓發展起鄉村旅游產業,實現了從借“地”吃飯到靠“景”吃飯。 9月6日,由中央網信辦組織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采訪活動采訪團,走進肇興侗寨,零距離感受當地結合實際傳承、弘揚長征精神的樣本力量。 80年前,紅軍長征進入貴州后,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城召開會議,決定放棄北上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確定在川黔邊地區建立新的根據地,這一決定糾正了“左”傾錯誤主張,避免了紅軍陷入敵重圍的危險。黎平會議成為紅軍長征以來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轉變的關鍵,為遵義會議的召開作了重要準備,是偉大轉折的開端。 80年后,黎平會議會址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高鐵打通了貴陽到黎平的大動脈??粗辛诉@里的特色侗族文化、紅軍長征精神、良好生態環境和便利的交通,海歸女大學生羅嘉梅決定返鄉創業,扎根侗寨。 2014年6月6日,肇興侗寨的端午節,羅嘉梅的“好望角驛站”正式開張。開業一年,驛站收入就達到12萬元,今年前三季度,驛站純收入就已超過20萬元。 與羅嘉梅一起感到欣喜的,還有肇興侗寨的6000多侗族同胞,肇興侗寨近年來通過發展特色民族文化的鄉村旅游,實現了旅游產業的當地產業集群中的率先突破。 按照肇興景區規劃,當地用侗族特色文化引領、保護環境優先、傳承紅軍長征精神為原則,推進了旅游與工業、農業、城鎮發展相結合。據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到黎平的游客人數高達263.3萬人次,年均增長26.2%,旅游綜合收入達16.7億元,年均長31.96%。共有1464戶6333人實現脫貧。 肇興侗寨成為黎平當地旅游發展帶動脫貧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黎平縣將發展民族文化旅游業與推進脫貧攻堅結合起來,把加強旅游設施建設與改善貧困地區發展條件結合起來,把旅游產業項目與扶貧項目結合起來,通過建設全域旅游示范縣,突出抓好民族鄉村旅游扶貧,促進生態脫貧、綠色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