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蒙古國新政府面臨重振經濟挑戰
2016-09-07 22:44:42?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新華社烏蘭巴托9月7日電 財經觀察:蒙古國新政府面臨重振經濟挑戰 新華社記者鄭闖 近年來,蒙古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國家財政壓力不斷增大。蒙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蒙古國經濟增速僅為2.3%。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預測,蒙今明兩年的增長率分別僅為0.1%和0.5%,基本陷入停滯狀態。蒙貨幣圖格里克對美元一個多月來貶值超過10%,創歷史新低,成為近一個月來全球表現最差的貨幣。 當前,在6月底贏得大選的人民黨已經全面執政,如何擺脫經濟困境成為新政府施政當務之急。 政黨更替新政府曝光“經濟危機” 今年6月29日,蒙舉行議會大選,在野的人民黨一舉贏得議會76個席位的65席。執政的民主黨僅獲9席,過去幾年,蒙經濟低迷、外債劇增、民主黨黨內斗爭激烈,被外界認為是其在議會選舉折戟的主要原因。 新一屆內閣組建后,蒙新任財政部長喬伊吉勒蘇倫對外公布了該國宏觀經濟、金融、外債和外國投資等方面的狀況,表示該國當前面臨嚴重經濟困難,國家公共債務高筑,直指民主黨為新政府留下了一個爛攤子。民眾驚呼“情況比此前想象得還要糟糕”。 蒙總理額爾登巴特8月15日就經濟形勢再次召開新聞發布會,他表示,新政府將采取一系列措施應對當前經濟困難局面,近期將向議會提交經濟救助計劃。 多重因素導致經濟困境 雖然蒙經濟形勢在近期引發關注,但由多重內外因素疊加而成的經濟增速下滑局面其實已經持續多年。 蒙資源豐富,在礦業開發和外資涌入的帶動下,該國2011年曾經實現高達17.3%的經濟增長率。但是,議會2012年通過《戰略投資法》對外資實行嚴格限制,造成蒙外來投資驟減。為阻止外資下降趨勢,議會于2013年通過新《投資法》,但是蒙惡劣的投資環境依然讓很多外來投資望而卻步。 蒙新任國家大呼拉爾主席(議長)米耶貢布·恩赫包勒德在一次會議上說,今年上半年,蒙僅吸引外國投資3500萬美元,這表明外國投資者已經對該國失去信心。 其次,雖然礦業已超過畜牧業成為蒙經濟發展第一支柱產業,但單一模式使經濟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很大。近年來煤炭、銅礦等蒙主要礦產品價格驟降,造成其出口收入顯著減少,財政收入也受較大影響。 另外,近年來蒙國內政治局勢波動,對經濟發展也有影響。有學者指出,一些政黨為爭取民眾的支持,一味迎合民粹傾向,提出短視政策,嚇走國外投資,從而犧牲了國家長遠經濟發展利益。 擺脫經濟困境路在何方 由于人民黨在今年議會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新政府在施政中遇到的阻力將減弱。未來四年,蒙具備了維持政策法律連續性的條件,提供了有利經濟發展的政治環境。能否汲取經驗抓住機遇,將成為政府考驗。 同時,蒙作為內陸國家,只有中俄兩個鄰國,地理位置決定其與中俄發展經貿關系的便利性和排他性,尤其是與中國經濟發展要素互補,合作潛力巨大。 但是,長期以來,為減少對中俄的依賴,蒙引入“第三鄰國”政策,謀求增強與美、日、歐盟、印度等國家和聯盟的關系,但受其地理位置限制,“第三鄰國”在促進蒙經濟發展上的作用有限。 分析人士指出,蒙在經濟合作上舍近求遠的做法不符合市場規律,增加了經濟發展成本。只有充分發掘中國這樣的“超級市場”,加強中蒙經貿合作,尤其是現階段通過將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充分對接,切實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蒙古國未來經濟發展才會步入正軌。 ? |
相關閱讀:
- [ 07-16]李克強出席蒙古國為亞歐領導人舉行的傳統那達慕
- [ 07-16]蒙古國舉行那達慕活動
- [ 07-16]蒙古國那達慕
- [ 07-14]李克強為蒙古國殘疾兒童帶來中國愛心
- [ 07-12]推動區域互聯互通 打造亞歐合作升級版——李克強總理出訪蒙古國并出席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前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