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電信詐騙事件引發(fā)廣泛關注。新生兒補貼詐騙、假冒“警方來電”詐騙、換號短信詐騙等各種新型電信詐騙花樣翻新,讓人防不勝防。記者調查發(fā)現,電信詐騙之所以容易得手,首要原因是大量個人信息被肆意買賣,另一方面是虛假的來電顯示號碼具有極強的欺騙性。 電信詐騙又出新“套路” 電信詐騙可謂無孔不入,新生兒父母如今也成了詐騙對象。記者從安徽省蕪湖市公安局了解到,當地近期發(fā)生了新生兒補貼詐騙案件。 8月13日,家住蕪湖市的鄭某接到一個自稱是財政局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問他的妻子是否剛生孩子,還說出了鄭某與妻子的身份信息。得到鄭某肯定的回應后,對方表示國家現在對新生兒有政策補助,按照鄭某家的情況,可以領取補貼2000元,但需要到ATM機上操作。 鄭某將銀行賬號報給對方后,隨即來到銀行ATM機前查詢,發(fā)現卡上并未增加錢。對方表示,可能是匯款系統(tǒng)出現故障,并讓鄭某手動操作領取補貼。在對方的指導下,鄭某進入ATM機英文操作界面,并輸入對方提供的賬號及驗證碼。鄭某按照指示操作,按下確認后再查詢余額,發(fā)現自己卡內少了4987元,意識到被騙,趕緊報警。 警方介紹,本案中,犯罪分子以領取新生兒補貼為由行騙,由于他們能說出受害人的詳細信息,讓受騙人信以為真。騙子在獲取受害人銀行賬號之后,通常會要求受害人到ATM自動取款機操作,按照對方的“引導”進入英文操作界面。由于受害者看不懂ATM機上的英文提示,往往把轉賬程序當成輸入驗證碼,最終上當。 無獨有偶,另一類新型“換號短信詐騙”也是源自個人信息泄露。今年8月21日,合肥的秦先生忽然收到一條短信:“秦XX,我是XXX,這是我的新號碼,之前號碼不再使用,敬請惠存,以便聯系,收到請立即回復。”這個XXX正是秦先生所在單位的老領導的全名,只不過已經跳槽去外地多年,秦先生很禮貌地回復“收到,已惠存!”沒想到這位“領導”又繼續(xù)和他聊了起來,問了他現在的工作情況,直到一條信息讓他警覺起來。“我現在不方便給一個人匯款,能不能先借用一下你的卡匯款,我立即還給你。” 秦先生發(fā)覺不對勁,將短信截圖發(fā)到單位的聊天群里,沒想到其他同事也都收到了一模一樣的短信。而這位老領導在微信里回復大家,自己根本沒換號碼,這是詐騙。 警方介紹,平時買東西被商家要求填寫自己或親友的姓名及通訊方式,騙子在通訊軟件的群里發(fā)病毒鏈接,手機中一些惡意App,都可能把自己的信息偷偷“出賣”。此外,民警表示,一些手機備份軟件會把數據備份到各種云端服務器上,而這些云端是有被黑客侵入風險的。在這種騙局中,一旦成功讓你通訊錄里的親友們儲存了新號碼(實際上就是騙子的手機號),對方就會給你發(fā)短信,用各種借口向你借錢。因為通訊錄里存著的都是熟人,不少人很可能礙于情面,電話都不打一個就把錢“借”了出去。 還有一類新型電信詐騙與虛擬電話號碼有關。近日,家住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的李大爺接到顯示號碼為“600817110”的陌生來電,對方聲稱是公安民警,因李大爺身份被冒用購買毒品,需當事人配合調查。在騙子誘導下,李大爺為證“清白”,通過銀行匯款到對方指定賬戶,被騙走18.1萬元。 |
相關閱讀:
- [ 09-08]78名臺灣籍電信詐騙嫌犯被廣東警方帶回廣州
- [ 09-08]東南網事:三明大田縣電信公司執(zhí)行不同產假標準
- [ 09-08]莆田全市打擊整治電信詐騙犯罪取得階段性重大戰(zhàn)果
- [ 09-08]電信詐騙,難逃“法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