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出訪打造中國東盟合作新支柱
2016-09-09 19:43:00??來源:金羊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提升合作“舒適度”,加強“好鄰居”關系建設 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于9月6日至9日在老撾萬象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并對老撾進行正式訪問。中國外交部8月31日對中外媒體表示,本次出訪將推動中國東盟關系加快邁入新的合作成熟期,李克強總理就中國東盟合作提出新主張,打造雙方合作的新支柱。中國將繼續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東盟仍然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并就“人文交流”打造成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一個新支柱,也就是第三個支柱,推動中國東盟關系提質升級。 2010年的第一天,中國和東盟10國共創成立了世界三大自由貿易區,是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標志著雙方經貿關系重新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加強雙邊聯系,經濟貿易,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它充分反映了雙方領導人加強睦鄰友好關系的良好愿望,也體現了中國和東盟之間不斷加強經濟聯系,是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中新的里程碑。如今,在第11屆東亞峰會系列會議中,李克強總理指出,值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之際,中國與東盟正在積極推進落實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第三份《行動計劃》,志在推動各方加大投入,對未來發展方向進行戰略定位,堅持以東盟主導、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等原則,推進東盟關系進入“成熟期”,促進雙邊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堅持政治安全和經貿合作“兩個輪子一起轉”,始終如一,不忘初心,與東盟國家團結一致,維護東亞和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經濟發展和政策安全是建立東盟自由貿易區最初的目標,雙方自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來,擴大了雙方貿易和投資規模,促進了區域內各國之間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促進區域市場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財富,為雙邊國家的人民謀取福利。同時,就南海問題建立了“雙軌”思路,由直接當事國通過談判協商妥善解決爭議,中國和東盟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標志著中國東盟國家再次把南海問題拉回到雙邊對話的軌道上,為地區的和平穩定奠定了基礎。 始終以“舒適度”為合作交流原則,絕不恃強凌弱,促進重點區域合作,打造雙方合作新支柱,促進睦鄰友好的雙邊關系。舒適度是對交友很重要的感覺,同樣,對于國家合作交流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中國與老撾是“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與東盟其他國家亦是,中國始終以“和”為貴,以負責人大國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絕不實行強權政治,霸權主義,在進行最初的政策安全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對教育和旅游作為新的發展方向,打造人文交流新支柱,加強金融安全、貿易投資、農業減貧、互聯互通、產能和人文領域合作等六個重點領域合作,促進中國與東盟關系再上新臺階。 中國與東盟是一個團結協作的整體,必須堅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善用“和而不同,以和促解”理念,實現共贏。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趨勢,中國和東盟作為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是一個整體,在經濟發展與合作交流上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從容解決各種困難,邁過各種難邁的坎。同時,中國和各東盟國家國情各不相同,但是源于一個共同的目標:致力于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堅持共同利益大于分歧。自古以來,東亞各國就有對話協商、求同存異的智慧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下去,實現共贏,為人民謀福利。 中國始終堅持平等、互利、共贏的外交政策,在與東盟國家的合作交流中,更是以“好朋友,好鄰居”的角色待之,以睦鄰友好的“舒適度”原則要求雙邊關系,始終不忘初心,在經濟發展和政策安全上絕不含糊,同時促進新領域--人文交流,更加注重友好關系,有利于雙方共贏,為雙邊人民謀福利。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