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合作互利共贏,開創中國-東盟關系新未來
2016-09-09 19:43:48? ?來源:南方網徐江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李克強總理7日同東盟10國領導人在老撾萬象共同出席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儀式。觀看紀錄短片、發布對話合作事實與數據手冊后,李克強與東盟主席國老撾總理通倫、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與會各國領導人見證下一起切蛋糕。(9月7日人民日報) 中國和東盟國家山水相連,傳統友誼源遠流長。1991年,在吉隆坡舉行的東盟外長會上,中國和東盟開啟對話進程。25年來,中國-東盟關系始終高舉合作雙贏旗幟,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經貿往來快速發展,人文交流合作全方位推進,關系由成長期走向成熟期,實現了大踏步的發展,有力促進了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回顧過往,中國-東盟關系實現了5個“第一”的新局面,中國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明確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第一個同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第一個公開表示愿同東盟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第一個同東盟啟動自貿區談判。目前,中國-東盟關系已形成多方位立體格局。就以經貿關系來說,25年間,中國與東盟間的自由貿易進程不斷推進。至2016年,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5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5年來,中國-東盟關系始終順應地區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時代潮流,經受住了時間考驗,面對亞洲金融危機、印度洋海嘯、非典疫情、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和疫情,中國和東盟國家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互信、合作、互利、共贏這一被認為是中國-東盟關系的基石更加穩固和牢靠。 放眼當下,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許多東盟國家的積極響應,包括高鐵等領域在內,一批互聯互通合作項目相繼啟動。中國同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的產能合作、金融合作不斷推進。展望未來,中國和東盟將以互聯互通、產能合作為切入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用好亞投行、絲路基金以拓展金融合作,打造更多示范效應項目,同時加強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推動次區域共同發展,助力東盟共同體建設許多重大項目適時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銜接,雙方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正向著更高臺階邁進。 25年,中國-東盟風雨同舟,已經成為最強勁、最具活力的一組東盟對話伙伴關系。2016年,恰逢《東盟共同體愿景2025》付諸行動的開篇之年,這對于中國-東盟關系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之際,雙方關系站上了新起點。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本地區國家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這既是中國和東盟國家實現自身發展潛力的重大挑戰,更為中國和東盟關系發展提供了機遇,能夠使雙方找到更多共同需求和利益交匯點。 有理由相信,以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為契機,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必將為中國-東盟關系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助力中國-東盟關系邁上新臺階,達到新高度。(南方網徐江) |
相關閱讀:
- [ 09-07]【老外談G20】二十國集團峰會:尋求互信以恢復世界經濟增長
- [ 08-31]臺新當局將赴陸開客源 媒:無互信,怎攬客|陸客減少民進黨補救不能停留在口頭
- [ 08-31]臺新當局將赴陸開客源 臺媒:沒有互信,如何攬客
- [ 08-24]第八次中日韓外長會在日本舉行 王毅:三方應積累政治互信
- [ 08-11]美媒:戰略互信現已打破 部署薩德是新冷戰的象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