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編企業回鄉創業者馬毅 婁曉攝 中新網遵義9月10日電(記者婁曉)在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板橋古鎮,馬毅曾經只是許許多多南下打工年輕人中的一員,而現如今,他公司的總資產已達800余萬元,還同時解決了當地168位村民的就業問題,這一切都要由當地的傳統工藝制品——藤編說起。 在板橋鎮有這樣一條特殊的街道,在這里,當地村民用藤條手工編造出了藤椅、藤床、藤凳以及各式各樣的精美工藝品,再通過網絡平臺銷售。傳統工藝搭上了互聯網橋梁,讓這條街上的手藝人們脫貧致富,當地村民管它叫做“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條街”,馬毅就是這條街上的“傳奇人物”。 馬毅講解藤編作品 婁曉攝 馬毅自小從父輩那里學習藤編技藝,為了不讓家鄉的藤編工藝失傳,2001年,他帶著村中編織能手南下,在廣東佛山的一家工廠編織藤制品打工。由于馬毅善于學習,又吃苦耐勞,不到一年時間,馬毅就被老板提升為業務主管,負責新工藝品的編織和技術指導。 2008年,匯川區政府開始大力扶持編藤產業,建立了信息平臺支持編藤發展,正式成立了編藤協會。馬毅轉年回鄉探親,看到家鄉旅游業發展勢頭強勁,藤編行業充滿商機,他決定回鄉創業。經過市場調查,馬毅另辟蹊徑從事藤編工藝品開發。區、鎮黨委和政府幫助他協調土地、資金,并成立公司,租用農房,馬毅帶著一家老小回鄉做起了藤編生意。 “當年藤編產品單一,工藝也并不精致,我們這里做了很多都銷售不出去,我家里只有我跟我愛人工作,只能選擇出去打工。”如今已經是遵義毅豐藤藝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馬毅指了指街邊自己剛剛蓋起的兩棟新房,與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分享著當年的往事。 馬毅的藤編作品獲得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婁曉攝 隨著旅游產業不斷發展,馬毅的藤編生意越做越大。為擴大板橋藤編市場占有率,馬毅一有空就不斷琢磨藤編新技術,多彩多姿的藤編家具和工藝品遠銷重慶、貴陽甚至全國各地。馬毅不僅自己富了,他還按照“公司農戶”的形式,由他下單將材料分給農戶加工,計件付酬,統一銷售,解決了當地168名農民鄰近就業。 此外,除自己返鄉創業,馬毅還鼓勵外出打工的親友也回到家鄉發展,“很多外面打工做得好、有能力的,我都勸他們也回來試一試,在家鄉做點自己的事情,有的人也來我的分公司做事。” 值得一提的是,板橋鎮對農村電子商務這一新型產業的發展普及非常的重視和關注,2015年4月遵義市的第100個農村淘寶電子服務站在板橋鎮正式掛牌。據了解,農村淘寶服務點是一種新的模式和服務體系,既拓寬了村民的消費渠道,又通過建立淘寶服務店,完善了各村的物流體系。如今板橋鎮的藤編產業采用“公司遠教學習 互聯網”的模式抱團發展,有了互聯網,板橋鎮的精美藤編和外界聯系起來,再也不愁賣了。 談及公司未來發展,馬毅充滿了憧憬,“未來會擴大生產規模,建立標準化藤編廠房,還想開辦技術培訓班,培養一批藤編藝人,把板橋藤編技藝不斷傳承下去。”(完)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