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0日專電(記者胡喆、余曉潔、白國龍)由中國科協主辦的2016中國科幻大會8日在北京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幻作家、學者和大批科幻愛好者共聚一堂,一同探討中國科幻作品發展的今生與未來。 尷尬的現狀:科幻受眾龐大 作品數量太少 根據大會發布的數據,經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中國的泛科幻讀者、觀眾與科幻迷共計達8000萬人,這一人數接近美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然而,我國科幻作品近5年的年均出版卻只有美國的約二十分之一。 科幻世界雜志社副總編輯姚海軍介紹,目前我國的科幻文學創作仍處于初級階段,科幻作家數量明顯低于美國、日本這些科幻創作比較成熟的國家。數據顯示,在美國正式渠道發表過科幻作品的作家人數目前為1797人,遠高于中國210人的作家人數。 “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的數據,我們的科幻發展多少還是有點尷尬。”姚海軍表示,科幻是科技時代的文學,也是大國興衰的象征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 在美國,過去的20年中,美國國防部和國土安全部,已經將邀請科幻作家參與科技創新和未來預測當成慣例,他們會以項目招標的方式,對科幻作品中的新技術進行分析和解讀。日本也有一些企業,會從科幻作品中獲取靈感,創造并且改進他們的產品。 那么,我國科幻產業與美國科幻產業的差距主要在哪里?姚海軍認為,主要是市場規模和市場系統化程度的差距。 國產科幻小說30年:從一棵小苗到參天大樹 美國的科幻小說發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程,我國的科幻作品發展源頭,則要追溯到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比美國晚了近60年。 據姚海軍介紹,一個理想的科幻產業發展鏈,是在科幻獎項的激勵下,以科幻雜志為發布平臺,主體是在雜志上連載完結的科幻小說,以及由小說衍生出的影視、動漫、游戲和主題公園等周邊產品。 回顧我國早期科幻作品的初始,就是發軔于30年前的首屆中國科幻銀河獎。1986年首屆銀河獎得主、現年59歲的四川省科協副主席吳顯奎認為,科幻隊伍發展壯大,意義深遠,銀河獎可以說改變了許多科幻作者的人生路線。這其中就包括他自己以及和他同時得獎的一批科幻作者。 現如今,從一棵小苗長成參天大樹,銀河獎走過的30年,也正是中國科幻從“生態鏈”到“產業鏈”的30年。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電子政務平臺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8月24日,我國備案登記的科幻電影已達85部,相較于2014年的17部和2015年的63部,近三年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呈現出良好的上升趨勢。 姚海軍表示,美國的科幻電影市場份額占全部電影市場的近四分之一。中國的科幻作品作為新興文化創意產業,以科幻小說為核心,相關的影視、圖書、動漫、游戲、創客空間等方向,一旦產業鏈完善,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科幻飛向未來的一雙翅膀 談及近年來科幻小說在中國的大熱,就不得不提到劉慈欣和他的《三體》。2015年,劉慈欣成為首位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作家。經過互聯網的傳播,這部早已在科幻圈被奉為“經典”的長篇科幻小說,逐漸走向大眾市場。 《三體》正在被改編成電影,日前劉慈欣在2016中國科幻大會上表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寫過的作品,變成一部好看的電影。 “中國科幻發展到今天,具備了什么優勢?下一步又打算怎么做?”作為一名科幻作家和職業科幻研究者,北京師范大學科幻創意研究中心的吳巖教授在大會上向每一位科幻人拋出了疑問。 而在吳巖心中,帶領中國科幻騰飛的翅膀,一只是互聯網,一只是產業化:“當代的科幻文學藝術,與時代關系還有更加緊密化的空間。” 姚海軍則認為,中國已經變成了科幻的熟土,30年來無數的科幻人,用自己的養分滋養了這片土地,這是中國科幻多年來收獲的最大財富。 作為科幻創業者,參與了果殼網創辦的姬少亭認為,現在中國科幻最大的優勢,其實是中國科技的發展。 “科幻不等于兒童文學,不等于外圍和邊緣文學,是一種很強勁的文化,資本來了、關注來了,是一個非常棒的發展契機?!奔偻ふf。 |
相關閱讀:
- [ 09-05]《星際迷航3》:科幻片越來越保守
- [ 08-30]黑板被液晶屏取代 廈門海滄未來教室十足科幻味
- [ 08-25]科幻熱潮襲來 國產科幻片難產都有“奇葩”經歷
- [ 08-24]李冰冰或接替范爺 加盟好萊塢科幻片《巨齒鯊》
- [ 08-24]中國科幻作品為什么能走出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