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反恐戰略失當失策:攪亂中東殃及盟友難奏效
2016-09-11 15:28: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霖 吳頌潔 |
分享到:
|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特稿:美國反恐戰略的失當與失策 新華社記者李潔 車玲 “讓美國重返安全!”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用這句口號吸引了大批選民追隨,因為“9·11”襲擊15年后的今天,生活在此起彼伏的槍擊案以及恐怖襲擊陰影下的美國民眾,從未拾回昔日的安全感。 15年前的今天,4架被劫持的民用客機分別撞上五角大樓和紐約世貿中心,美國本土遭遇歷史上最嚴重的恐怖襲擊。隨后,美國發動了反恐戰爭。 然而,美國以冷戰思維指導反恐戰爭,以反恐劃分陣營,執行雙重標準。可以說,美國反恐戰略從一開始就失當、失策了。 濫用反恐 局面讓人憂 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座的倒塌,在美國民眾心中深植對恐怖主義的恐懼。為維護霸權,美國利用其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反恐為杠桿,打擊一切挑戰美國霸權的力量。 “孩子,等你長大了,我們這個國家可能還在打仗。”34歲的阿富汗人阿卜杜勒對自己3個孩子重復著這句父親曾對他說過的話。 “9·11”事件后,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拒絕向美國交出“基地”組織頭目本·拉丹。2001年10月,美國開始對阿富汗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 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以來,以恐襲為主要形式的對抗不斷發展,大量平民成為受害者。 “十多年來,很多年輕人還沒學會獨立生活,就必須面對死亡。”喀布爾商人瓦希德·西迪基說,“阿富汗在發展,但戰爭從未真正結束。” 2003年3月,美國以伊拉克藏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薩達姆政權支持恐怖分子為借口,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十多年來,數百萬伊拉克民眾或在戰爭中受傷,或無家可歸。人們從電視新聞里目睹了美軍阿布格里卜虐囚丑聞,美國“黑水”保安公司的保安光天化日之下在街道上肆意槍殺伊拉克平民。這些慘劇令伊拉克民眾心中充滿恐懼、羞辱和絕望。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問題專家袁鵬認為,伊拉克戰爭對世界來說是場災難,對美國來說也失大于得,是美國的一次重大戰略失誤。 布什政府濫用國際社會對反恐行動的支持,將反恐清單越拉越長,把反恐戰爭當作清除異己的工具。 美國“外交政策”集團首席執行官戴維·羅特科普夫在《國家不安全》一書中說,伊拉克戰爭的后果遠超過推翻薩達姆和確認那些莫須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并不存在。 伊拉克戰爭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找到,也沒有證據顯示薩達姆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美國更沒有因為這場戰爭變得更加安全。伊拉克卻從此陷入了無休止的教派沖突、恐怖襲擊和社會混亂的漩渦。 “9·11”事件15年后,“基地”組織沒有被鏟除,阿富汗和伊拉克仍然處于動亂之中。中東局勢的動蕩,不僅為“基地”組織提供了擴展勢力的空間,更催生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美國著名全球發展問題專家、哈佛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指出,西方尤其是美國,對“伊斯蘭國”迅速壯大負有重大責任。“伊斯蘭國”的出現,本身就標志著美國反恐政策的失敗。 |
相關閱讀:
- [ 09-10]回家是對是錯——阿富汗百姓眼中的美國“反恐戰爭”
- [ 09-09]中老首次聯合反恐演練在云南舉行
- [ 09-08]美“9·11”事件調查委員會主席稱美國陷入反恐僵局
- [ 09-06]廈舉行“九八”安保反恐演練 啟動社會治安防控響應
- [ 09-02]邵武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夏禮平到重大危險源企業開展反恐督導檢查
- [ 09-02]探秘廣州特警訓練基地 大批高精尖反恐武器曝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