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授旗的新部隊是一支什么部隊?
2016-09-14 15:43:05??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授旗,這一次,卻是6支不為人知的部隊。這支部隊的名字叫做:軍委聯勤保障部隊! 2015年的最后一天,習主席向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并致訓詞,邁開了軍改的實質步伐,軍種主建的體制正式隆重上線。 2016年2月的第一天,習主席向五大戰區授予軍旗并發布訓令,這標志著中國軍隊正式開啟戰區時代。 2016年9月13日,習主席在北京八一大樓,向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和無錫、桂林、西寧、沈陽、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授予軍旗并致訓詞,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向聯勤保障部隊全體指戰員致以熱烈的祝賀。 細節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個細節沒有:2013年的7月5日那天,全軍后勤擁有了第一支新型戰略信息保障力量。當天,經中央軍委批準,全軍后勤信息中心在京成立。 新聞通稿中,在闡述意義時,有一段話:組建全軍后勤信息中心,實現信息保障力量集中統管、集約使用,是完善后勤信息化體系、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實現后勤向信息化轉型的重要舉措,對于推動后勤信息化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個信息保障力量相當于建好了信息網絡。3年后的今天,習主席向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和無錫、桂林、西寧、沈陽、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授旗,好比有了以前的經脈和血液。 新聞通稿中這樣描述: 上午10時,成立大會開始,官兵整齊列隊,全場高唱國歌。儀仗禮兵護衛著軍旗,正步行進到主席臺前。習主席逐一將軍旗授予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司令員李士生、政治委員殷志紅和無錫、桂林、西寧、沈陽、鄭州聯勤保障中心主任、政治委員。 習主席指出,組建聯勤保障基地和聯勤保障中心,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于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深化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構建具有我軍特色的現代聯勤保障體制的戰略舉措,對把我軍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打贏現代化局部戰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歷史 到底什么是聯勤保障?我們先從古代說起,古代其實就兩個字:糧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冷兵器時代在任何地方打仗,糧草都是重中之重。 官渡之戰是我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已被很多牛牛噠史家研究得很透了,他們在討論曹勝袁敗的原因時,總是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政治和軍事的背景上,而往往忽視了后勤補給的極端重要性。 在官渡之戰的全過程中,論兵力人數,曹不如袁;論武器裝備,曹也不如袁;論戰爭的相持能力,曹更不如袁,因為曹軍糧草遠不如袁軍豐盈。面對著強大的袁軍,曹操一直小心謹慎地堅守營壘,決不輕易同袁軍交手,以免白白耗費兵力。 在整個官渡之戰中,曹軍主動出擊的次數總共才兩次,但是這兩次都同糧草緊密相關,并且兩次出擊的目的都是以燒毀袁軍糧草而不是以殲滅敵方兵力為主要目的。假如曹操盡焚袁軍糧草,那么,官渡之戰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古代歐洲的軍隊解決后勤問題與東方軍隊并沒有多大的差別,戰例中襲擊后勤補給是很常見的。最典型的比如第二次希波戰爭中,波斯軍隊空有規模龐大的陸軍,但在海軍徹底失敗后就因無法獲得補給,大部隊不得不灰溜溜地跑回小亞細亞了。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