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15日專電 題:乘深港通東風“一路向南” 滬港深基金熱度升溫 新華社記者王原 深港通實施方案獲國務院批準之后,相關主題基金再次成為各大基金公司爭奪的“戰場”。由于今年以來不少投資港股的QDII以及滬港深基金近期業績向好,“一路向南”配置出海基金成為投資者分散風險,把握投資機會的熱點。 眾祿基金數據顯示,受益于股指前半月的強勢上行,8月主動股票型基金凈值平均上漲2.72%,指數型基金凈值平均上漲3.60%,混合型基金凈值平均上漲1.57%。整體來看,房地產、滬港深基金表現明顯居前,8月下旬恒指繼續走好也使得配置港股的滬港深基金表現較好。 根據記者梳理,當前市場上已有38只以滬港深為主題的基金,在有6個月以上業績的產品中,僅有兩只未能獲得正收益,多數滬港深基金半年內業績在10%-20%區間內。以海富通大中華混合基金為例,近六個月上漲22.65%,其主要投資于在海外市場交易的大中華公司優質股票。半年報顯示,該基金持有的十大重倉股均為港股。 恒生指數自2月以來至今漲幅已近30%。近期港股通資金單日凈流入持續維持在40億元左右,顯示港股正在成為南下資金搶籌的高地。不過縱觀QDII基金和滬港深基金,并非所有基金都把握住了港股反彈的機會。不少滬港深基金的滬深兩市持倉較多,而港股持倉較少。想要借道公募基金投資港股的投資者在購買時需要注意,基金持有的港股“成色”如何。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說,盡管港股出現了小幅調整,但長期驅動邏輯依然存在。受益于資金回流、經濟短期企穩、國企改革預期以及深港通實施,港股表現可能好于A股,維持對港股的偏重配置。 業內人士認為,深港通正式落地前后港股投資氣氛升溫,投資者可“借基”參與港股估值回歸的過程。另外,面對國內資產配置荒的困境,單一的國內市場投資無疑受到更為嚴峻的挑戰,許多機構投資者都將視野投向海外,而普通的個人投資者也不妨適當配置“出海”基金,以分散投資風險,把握匯率變化和標志性事件帶來的投資機會。 中歐基金認為,深港通作為滬港通的“升級”利好兩地市場,尤其是港股中的中小盤股。考慮到深港通的升級機制有實質的進步,這一消息對A股和港股市場短期影響仍是積極的。雖然港股市場在過去幾個月已經連續上升,但額度的取消及投資標的的擴充使得港股仍將是深港通機制的受益者。 |
相關閱讀:
- [ 08-31]證監會: 深港通預計11月中下旬開通
- [ 08-22]南方“深港通”概念基金受關注
- [ 08-18]國務院正式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消息落地
- [ 08-18]深港通這針“興奮劑”能嗨翻A股?
- [ 08-17]深港通正式獲批
- [ 08-16]李克強:國務院已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
- [ 08-16]李克強:國務院已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