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9月15日電(記者 欒海)15日晚,中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升空,標志著中國為建設空間站又邁出重要一步。俄羅斯多名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高度評價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并對中俄在載人航天領域展開合作寄予厚望。 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說,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中國為建設空間站邁出的新步伐,表明中國的航天工業技術在迅猛發展。 約寧指出,包括中國在內的航天大國需要空間站項目,這不但有利于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而且有望實現在軌組裝大型飛船,便于飛向月球和火星實施考察。 俄羅斯工業貿易協會下屬的工業和競爭力委員會主席康斯坦丁·巴布金指出,得益于中國系統性綜合發展航天事業的種種舉措,中國航天工業研發出的很多科技成果,可在完成大型發射任務后服務于國民經濟,領域涉及通信、導航定位和互聯網技術等等,這些成果都會造福普通民眾。 中國一直積極倡導在航天領域展開國際合作。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中心的航天器設計工程師謝爾蓋·亞歷山大羅夫說,近些年來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發展迅速,中國未來建成的空間站肯定會成為一個國際化太空設施,可供各國宇航員和航天機構共同開展科學研究。 據俄《獨立報》報道,俄羅斯航天署署長卡馬羅夫日前指出,俄航天機構愿與中方開展合作,俄航天署正與中國航天部門推動雙邊合作,探討共同實施載人航天項目,研發火箭發動機和航天電子新技術,以及聯合探測月球和火星。卡馬羅夫表示,中俄不但有實力這樣做,而且兩國政府部門和科技界充滿互信。 約寧指出,近些年來中國迅速實施空間站項目,中俄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相互理解支持,中俄開展航天合作將會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約寧認為,在國際空間站項目結束后,俄羅斯較適合與金磚國家聯手發展載人航天事業。中國擁有很高的航天技術水平,中俄開展航天合作,實施戰略性航天計劃,將推動中俄合作全方位發展。 |
相關閱讀:
- [ 09-16]飛控專家解讀天宮二號測控特點難點
- [ 09-16]“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揭秘“天宮二號”資源艙的改進研制
- [ 09-16]“肩負著驗證中國空間站建造重要技術的使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解密”天宮二號
- [ 09-16]叩開中國空間站時代的大門——新華社記者對話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
- [ 09-16]“航天夢”與“中國夢”——慶祝天宮二號發射成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