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內功才是根本” 生源問題一直是阻礙高職院校發展的大問題。 記者從重慶市有關部門了解到,該市工商部門日前暫停了教育培訓及相關服務機構的登記工作。重慶市政府法制辦牽頭,正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規范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的政府規章。該規章出臺后,重慶教育培訓機構登記才會重新啟動。 記者梳理發現,該市曾出臺過《重慶市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審批和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規定民辦培訓機構設置場地不得少于500平方米、專職教師最低不少于3人等標準。 事實上,一些民辦培訓機構仍通過開辦咨詢公司打“擦邊球”。不久前,重慶市清理出以教育咨詢等名義辦理工商登記、實際從事教育培訓的無資質機構538戶,目前正責令整改。 “其實民辦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真假辨別,只需看有無辦學許可證就行了。”當地教育人士指出,該類機構真正應該做的,是努力做好技術教學和就業工作,誠信招生,用口碑來吸引學生,“練好內功才是根本,虛假宣傳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記者輾轉聯系上從中天學院畢業3年的小胡。與今年很多新入學者不同,小胡說:“我當年是主動找到中天學院的,因為自己想學計算機方面的實用技術。” “中天嚴格說只是一個培訓機構,它本身不能頒發學歷教育文憑。”小胡告訴記者,“我當時知道是網絡教育畢業證。” 同樣,已從這里畢業幾年、當天回校拿材料的小李也證實:“當年一開學,班主任就告訴我們畢業發的是網絡教育證書,至少我們那兩屆學生是知道的。” 采訪中,有老師坦言,現在直接挑明“畢業發放網絡教育文憑”很難了。記者了解到,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夸大招生宣傳,背后正是其越來越難的招生困境。上述負責人表示:“現在的職業專科院校存在很大的生源問題。每年院校都在增加,且每所院校都在擴招,導致生源奇缺。” 在生源緊張的情況下,學校為了能招到學生,就不惜大打“擦邊球”,宣傳時只字不提網絡教育。“如果強調是網絡教育,拿的又是網絡文憑,誰還會來就讀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說。(記者李國 實習生 王君一 涂茵) |
相關閱讀:
- [ 06-27]泉州一知名民辦職校整體捐贈給華僑大學
- [ 12-11]農村生可免費上公辦中職 民辦職校盼“免費蛋糕”
- [ 08-13]兩岸優秀職校學生創新創業分享匯在福州舉辦
- [ 08-13]全國職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決賽在福州開幕
- [ 08-13]今秋起職校生頂崗實習一般為6個月|省教育廳:確保每一位受災學生上得起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