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網絡安全觀
2016-09-19 11:02:07? ?來源:求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4月19日主持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維護網絡安全“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所謂網絡安全觀,是人們對網絡安全這一重大問題的基本觀點和看法。什么是正確的網絡安全觀?總的看來,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應當把握好以下六個方面的關系。 一、網絡安全與國家主權:承認和尊重各國網絡主權是維護網絡安全的前提 國家主權是國家的固有權利,是國家獨立的重要標志。網絡主權或網絡空間主權是國家主權在網絡空間的自然延伸和體現。對內而言,網絡主權指的是國家獨立自主地發展、管理、監督本國互聯網事務,不受外部干涉;對外而言,網絡主權指的是一國能夠平等地參與國際互聯網治理,有權防止本國互聯網受到外部入侵和攻擊。習總書記指出,“《聯合國憲章》確立的主權平等原則是當代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覆蓋國與國交往各個領域,其原則和精神也應該適用于網絡空間。”目前,網絡主權的觀念已經得到多數國家的認可。網絡空間不是一個如同傳統的公海、極地、太空一樣的全球公域,而是建立在各國主權之上的一個相對開放的信息領域。 對于網絡霸權國家來講,最好沒有網絡主權,這樣它可以自由出入于網絡空間的每個節點和角落,但對于其他國家而言,網絡主權卻是管轄本國網絡、維護本國網絡安全的前提。若沒有網絡主權,網絡安全也就失去了根基。承認和尊重各國網絡主權,就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網公共政策和平等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的權利;就不得利用網絡技術優勢搞網絡霸權;就不得借口網絡自由干涉他國內政;就不得為了謀求己國的所謂絕對安全而從事、縱容或支持危害他國國家安全的網絡活動。 二、網絡安全與國家安全: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特別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全面加快,網絡信息系統的基礎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強。網絡已經成為實現國家穩定、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基礎設施。同時必須看到,境內外敵對勢力針對我國網絡的攻擊、破壞、恐怖活動和利用信息網絡進行的反動宣傳活動日益猖獗,嚴重危害我國國家安全,影響我國信息化建設的健康發展。網絡安全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新的綜合性挑戰。它不僅僅是網絡本身的安全,而是關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國家安全在網絡空間中的具體體現,理應成為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網絡安全整體性特點的體現,不能將網絡安全與其他安全割裂。 習總書記倡導“總體國家安全觀”,網絡安全是整體的而不是割裂的,網絡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在信息時代,國家安全體系中的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都與網絡安全密切相關,這是因為當今國家各個重要領域的基礎設施都已經網絡化、信息化、數據化,各項基礎設施的核心部件都離不開網絡信息系統。因此,如果網絡安全沒有保障,這些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都暴露在風險之中,面臨被攻擊的可能,國家安全就無從談起。 |
相關閱讀:
- [ 09-19]習近平談網絡安全觀
- [ 09-19]《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習近平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 [ 09-18]習近平的8月:從健康中國到一帶一路
- [ 09-18]“平語”近人——習近平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 [ 09-18]習近平的全球經濟治理觀展現勇氣擔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