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名志愿者走進社區普及“網絡安全” 未來網記者了解到,同樣和楊璇、劉雯鈺等一起奮斗的還有500多名志愿者,他們來自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江漢大學、武漢商學院等多所高校,分布在網絡安全博覽會、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網絡安全電視知識競賽、社區等各個重要活動。 這些具有“網絡安全”內涵的志愿者服務讓大學生們感到異常興奮,也倍加珍惜。 “現在網絡非常普及,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涉及到每個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但是現在很多人的網絡安全意識還不夠,不會自我保護。尤其是大學生群體,受騙上當的很多,給他們做志愿者培訓時會講很多這些知識,他們都很愛聽。”在網絡安全博覽會展館,未來網記者采訪到負責此次志愿者服務的武漢團市委的工作人員劉麗娟(化名),她說道。 “我身邊就有個真實發生過的案例,一個朋友在購物平臺綁定了信用卡,結果被盜刷了2萬元。”提起朋友的那次遭遇,劉麗娟感同身受,她說,“徐玉玉等悲劇跟網絡安全密不可分。希望通過這個宣傳周的舉辦,真正喚醒大家對網絡安全的重視。” 據了解,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除了200余名服務開幕式、高峰論壇、博覽會的志愿者,其他300名志愿者將走進100個社區為居民上一堂“網絡安全課”,宣講網絡安全。 他們每3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名研究生帶隊。針對社區老年人、婦女、兒童多的特點,向他們講解預防電話詐騙、短信詐騙、網絡詐騙的方法,并發放圖文并茂、簡單易懂的網絡安全知識手冊和案件案例資料。 接受記者采訪時,不少志愿者們表示,要通過自己的服務把網絡安全帶到老百姓的身邊,使網絡安全意識真正深入人心。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