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武漢9月21日電(記者 楊佩穎吳意茹)“要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強化對未成年人上網保護,不斷提高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在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的講話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劉云山這樣強調。
劉云山指出,要把增強全民網絡安全意識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大力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推動形成全社會重視網絡安全的良好氛圍。要著力培育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優秀精神文化產品數字化網絡化傳播,唱響主旋律、集聚正能量。

9月19日,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在武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劉云山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并參觀網絡安全博覽會。圖片來自新華社。
據了解,本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全民的網絡安全意識、青少年的網絡文明素養對國家的網絡安全維護起著基礎性的作用。
“加強網民網絡素養教育,大力培育中國好網民,著力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的有力載體。”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局長章勛宏指出,網絡因網民而興,要加強引導,加強網民社會素養。發揮青年的生力軍作用。創造性開展網絡文化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9月20日,中央網信辦、教育部等部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以及地方網信辦代表、網絡文化企業、網絡文化社會組織、網絡大V代表們熱議如何提高網民網絡素養,呼吁廣大網民爭做中國好網民。
讓青少年傳播“四有”好網民理念
教育部思政司司長馮剛表示,把關注青少年作為重點,培育造就新一代“四有”中國好網民。要積極開展網絡主題教育,提升青少年學生網絡素養,實施“網絡文明進校園”、“網絡安全知識進校園”、“網絡法制教育進校園”等主題活動,舉辦全國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競賽,增強青少年學生對網上有害信息的甄別、抵制和批判能力,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樹立和傳播“四有”好網民理念。
“網絡空間安全的維護需要網絡素養保駕護航。”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杜躍進指出,安全是一種信任,做不了安全,就做不到繁榮。要發動更多的人一起來提高網民的責任心,讓互聯網更干凈一些。
“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是網絡安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個人安全。維護網絡安全,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廣大網民的共同參與。”浙江省網信辦網絡評論處處長俞國娟表示,爭做“中國好網民”要從“小”抓起,除了網絡技能,還應將網絡素養教育納入教學。
俞國娟建議,除了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文明的網絡素養、守法的行為習慣以及必備的防護技能,還要樹立起擔當精神,以主人翁的心態為維護網絡輿論安全添磚加瓦。
騰訊網絡安全管理部副總經理朱勁松建議,政府應該大力推動網民正確的網絡安全觀的樹立。把提高網絡安全素養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并加強網絡安全教育人才的招募和培養,加速提升全民網絡安全素養教育的教材出臺。
提升網民素養 企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很多從事互聯網行業的人士認為,企業在提升網民素質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必須自律。
網絡游戲公會聯盟負責人宋金磊說,中國現在有3.9億游戲網民,網絡文化對青少年形成強大吸引力,也會潛移默化影響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行為習慣。一些唯利是圖、不注意監管的網游公司,助長了不健康生活方式、低俗價值觀。
中國網副總編輯薛立勝指出,2016年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54%的國內網民認為,個人信息泄露情況嚴重,其中84%的網民受到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不良影響。這其中,企業不重視用戶信息保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網絡直播炙手可熱,全國直播用戶多達3.25億。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曉紅說,某些直播平臺將直播變為低端創業、賺取快錢的方式,迎合某些人群的窺私欲、獵奇欲,傳播不健康文化,這些讓網民素養不斷走低。
杜躍進表示,部分企業不注意保護客戶個人信息,甚至出賣信息、偽造虛假信息,以牟取利益,傷害的不止是網民,還有企業自身。“互聯網和水很像,因勢而流,企業自律可形成主流價值觀,去引領大勢,讓網絡污穢無處藏身”。
“自律是每個文化工作者要做的事。”桂林坤鶴動漫創始人劉珣子建議,要將網絡文化產品與網絡素養教育有機融合,文化生產企業應該啟發觀念思考、做正能量的播種機,一幅圖、一句話,影響巨大。“為大眾輸送正規化、系統化的教育,網絡文化產品需要有擔當,讓互聯網真正成為有益的工具”。
“互聯網企業應該把推動網民素養,視作企業重要社會責任,主動承擔、積極作為。”騰訊網絡安全管理部副總經理朱勁松稱,各行業內相關協會、聯盟、機構應該加強互動、合作,聯合企業,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網絡安全素質教育。
“媒體的自律,可成風化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副學部長王曉紅說,“自媒體時代,主流媒體有責任站出來,做公眾辨析信息真偽的明燈”,王曉紅說,媒體自律,要在“我是誰”上保持清醒,在“為了誰”“依靠誰”方面找準方向,明確將公眾視作信息消費者,不以信息售賣作為價值取向,對失實表達說不。
“提升網絡素養,網絡社會組織作用很大。”浙江省網信辦網絡評論處處長俞國娟說。
未來網記者了解到,9月20日,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網絡視聽協會、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首都互聯網協會、北京網絡文化協會等14家網絡文化社會組織代表聯合發起了《推動提升網絡素養助力爭做中國好網民行動》倡議。呼吁更多社會力量共同凝聚網絡道德的共識,共同引導網絡行為的規范,共同維護網絡空間的清朗。讓倡導網絡文明素養自覺成為每一位網民的自我要求,成為每一個網絡團體自覺履行的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