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時間分配 班主任多為主課教師,教學責任和壓力重大 調查數據發現,小學班主任平均任教2.6門學科,鄉村小學班主任高于城鎮小學班主任;初中班主任大多任教1門學科。班主任除做好班主任工作外,還需要做好個人的教學工作。當前小學班主任多為主課教師,教學責任和壓力更大。 數據顯示,小學班主任平均任教2.6門學科,從四分位數來看,一半以上的班主任擔任2門及以上的學科教學,還有四分之一至少任教4門,任課科目比較多;而小學其他科任教師平均擔任1.96門課,僅有25%擔任2門及以上,比班主任任教課程門數少。這可能與一些小學實行班主任包班制或者“半包班制”(如班主任僅任教本班語文、數學等學科),而其他教師同時擔任幾個班的同一學科教學有關。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學校所在地城鎮化水平越低,班主任任教科目就越多,但這并沒有影響到他們堅守這一崗位的意愿,正如前面所證明,他們反而更愿意從事班主任工作,這可能是因為班級規模、班主任崗位積極特點等因素對班主任工作意愿的影響超過了任教學科數量的影響。 初中班主任平均教1.32門課,從四分位數來看,應該說初中班主任主要教1門課,僅有15.45%教2門及以上。從均值和四分位數來看,班主任任教學科門數和其他科任教師差別不大,城鄉中學班主任任教課程門數差別也不大。然而,在了解班主任實際承擔的課時量后,我們還需進一步分析班主任能夠承受的課時量。 數據顯示,小學班主任平均每周能夠勝任的最大課時量為13.96節,和班主任實際承擔的相差不到1節;但從四分位數來看,二者差距在1-2節/周。進一步對比分析,46.56%的班主任承擔的實際課時量超過了他們可承受的最大課時量,其中超出范圍在每周5個課時及以內的就有34.11%,也就是說將這些班主任每周課時減少1-5節,他們的課時量就控制在了可承受范圍內。所以,可以說班主任每周實際承擔的課時數略微超出了他們能夠承受的范圍。 幾乎所有的班主任都能勝任教育教學,70.80%能夠勝任班級管理。數據顯示,98.47%的班主任能夠勝任目前的教育教學工作,70.80%在班級管理或處理學生問題時,能夠得心應手,做好班級管理。在班級管理過程中,61.44%的班主任偶爾或有時會出現情緒失控;17.16%的班主任出現過言語羞辱,而82.84%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另外,近20%的班主任對學生實施過“體罰或變相體罰”。可以說,大多數班主任基本能夠勝任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但在班級和學生管理方法上還需進一步改善。 班主任與其他科任教師對比 現行的班主任津貼標準存在吸引力危機 調查發現,初中、小學班主任津貼平均為351元、173.90元,分別占基本工資的15.11%、7.82%,總體水平偏低。數據顯示,全國范圍內班主任津貼的平均水平為244.57元,僅為教師基本工資的10.81%。 此外,班主任津貼的地區差異顯著,東部地區班主任津貼水平最高。統計結果表明,從絕對數值上來看,在初中階段,東中西部地區班主任津貼的平均水平分別為635.99元、216.30元、194.71元,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班主任津貼的差額在400元以上,其中,東部與西部地區差異最大,達441.28元,前者約是后者的3.27倍。在城鄉之間,縣城學校班主任對津貼的期望程度最高;農村內部,村屯學校班主任對津貼的期望程度高于鄉鎮學校;村屯小學內部,教學點班主任對津貼的期望程度最高。可見,中小學班主任津貼總體水平不高,存在地區、城鄉等差異,對班主任群體的吸引力并不大。 數據顯示,從絕對數值來看,班主任群體期望津貼的平均水平為740.18元,比實際津貼高出495.61元,是實際津貼的3.03倍。具體來看,中學班主任期望津貼的均值為967.97元,與實際津貼相差616.97元;小學班主任期望津貼的均值為586.77元,比實際高出412.87元。小學班主任對津貼的期望程度略高于中學。 從相對數值來看,班主任群體的期望津貼水平相當于基本工資水平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學班主任對津貼的期望值相當于基本工資的五分之二,小學班主任對津貼的期望值相當于基本工資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見,現有的津貼標準與班主任群體的期望津貼差距較大,一方面證實了現行的班主任津貼標準存在吸引力危機,另一方面體現了班主任對于津貼提升的訴求。 ●數據說明 本文數據來源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對全國12個省市23個區縣的246所學校共7463名教師(其中班主任3032名)進行的問卷調查。作者:鄔志輝李靜美 王紅 |
相關閱讀:
- [ 09-21]南安洪瀨3所中小學災后復課 涉及3300多名學生
- [ 09-20]省質檢院獲福建省中小學質量教育基地稱號
- [ 09-19]廈海滄各中小學昨如期開學 家長點贊“海滄速度”
- [ 09-19]龍海市中小學舉行“9·18” 防空防震防災應急疏散演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