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制約市場上行 十一長假投資解析
2016-09-22 07:08:37?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暫緩資金“放水”制約市場上行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分析認為,多重因素制約A股上行。中秋前后,資金面顯緊張,短期資金需求均較多;央行近期進行28天逆回購操作,橫跨中秋國慶雙節,央行此舉更多的還是保障季末資金平穩,貨幣政策中性,后續資金面預計將延續緊平衡格局。 中歐基金表示,從國內基本面看,上周公布的經濟、金融數據均超預期,投資者對市場寬松的預期進一步下降,更多人傾向于中國難以降準降息,因此股市債市雙雙走低。 國際方面,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預計,美國未來兩個季度GDP增速將會超過2%,且有證據表明薪資增長存在上行壓力。羅森格倫稱,漸進式加息是合理選項,需要漸進式加息以確保充分就業,而現在的美國等待過久再加息會有風險。由此,美國9月加息的概率從18%一下子上升到24%,12月加息概率大幅上升至59%。 另外,9月8日的歐洲央行如期按兵不動,稱目前歐元區不需要更多刺激,并未討論直升機撒錢(為財政赤字進行貨幣融資的方式)和購買股票;日本央行行長表示,任何政策都不是“免費午餐”,但貨幣寬松還有空間。 種種跡象表明,全球暫緩“放水”步伐,避險情緒升溫。 □市場前瞻 10月上漲為大概率事件 本周起,市場進入中秋與國慶之間的“半假期模式”,疊加國內經濟數據發布進入“真空期”,對市場影響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美聯儲的議息會議和全球股市波動。 此外,臨近三季度末,資金面在十一長假后能否恢復寬松是市場最大的疑問。因此,中歐基金等機構認為,本周起至國慶,市場或將進入弱勢震蕩期,指數大概率不會有太多下行空間。 綜合各家機構的觀點,市場暫時不具備反轉的機會。但通過對近十余年的統計,滬指在10月收紅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 具體來看,自2005年以來的11年中,A股在10月有7次上漲,僅有4次下跌。而節后首周A股表現更是出彩,僅有1次下跌,其余10次均為上漲。 2015年國慶長假后首個交易日,受到假日期間海外市場大漲的刺激,A股市場也上演高開高走,節后連續4個交易日上漲,漲幅分別為2.97%、1.27%、3.28%、0.17%。最終,2015年10月滬指以大漲10.8%收官,終結月線四連陰走勢,一掃年中股災的陰霾。 □投資建議 震蕩格局下不如借勢布局 好買基金分析認為,從貨幣角度來看,全球量化寬松正在“原地踏步”,股市資金面驅動力不足。國內方面,8月新增信貸情況超預期,但企業貸款仍然負增長,顯示企業經營信心疲弱。 另一方面,8月份工業增加值顯示,雖然消費增速仍低,但數據已然相對溫和,工業增加值同比回升,投資增速保持平穩。紛雜的數據和動蕩的國際形勢的交叉作用下,市場波動難以避免。 震蕩格局下,以優良業績預期做估值支撐的真成長股價值凸顯,消極防御不如趁勢埋下伏筆,布局長遠。 持股過節也要精挑細選 近期A股市場總體上呈現弱市震蕩格局,“貨幣寬松預期落空”以及“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升溫”,“A股缺乏新的能獲得市場共識的主攻方向”是近期A股持續走弱的原因。 據了解,多數機構投資者中,均認為目前市場找不到明確的投資主線,因此,不排除有部分投資者無心戀戰,或為了防止國慶假期外圍突發事件而選擇駐足觀望。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如果想持股過節,也要精挑細選。華商基金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華商健康生活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蔡建軍表示,短期市場的投資機會有兩個方面:一是低估值藍籌。由于存量流動性寬裕的存在,資產荒成為必然,高分紅低估值藍籌股將會是保險等大機構資產配置的首選;二是財政政策發力的方向。PPP相關基建、環保等領域投資邏輯通暢,未來一段時間,很可能從PPP著手力保穩增長。 京華時報記者敖曉波 |
相關閱讀:
- [ 09-20]國慶假期等多因素疊加 央行兩日逆回購超5000億
- [ 09-19]平和縣持續推進工貿企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管控工作
- [ 09-19]中金公司:六大因素壓低風險偏好 關注3類股票
- [ 09-09]朝鮮境內發生5.3級地震 韓軍:系人為因素造成
- [ 09-07]受娛樂消費模式等因素影響 莆田KTV陷困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