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全面深化改革還有哪些“硬骨頭”?
2016-09-28 15:36:38??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四個全面’入心了嗎”系列評論之四 尹 亮 從2014年1月22日召開第一次會議以來,兩年多時間,中央深改組就召開會議23次,議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實行“單獨二孩”、廢除勞教制度、進行公車改革……這些改革事項深刻地影響每一個中國人,也細致入微地改變著高速發展的中國社會。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的一個縮影。 然而,如果說幾年前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之時,改革就已經面臨著“啃硬骨頭”“涉險灘”的困難,如今的深化改革任務無疑更加艱巨和具體。理想中增進所有人福祉的“帕累托改進”已經很難實現。對于一定意義上存在的既得利益群體來說,改革就是向自己動刀子,是“割自己的肉”。 改不改?答案是明白無誤的,必須改!古今中外的歷史反復告訴我們,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怎么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三次會議上說得分明,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毫無疑問,全面深化改革還要繼續啃一些“硬骨頭”。 被認為“最難啃硬骨頭”的國企改革今年被提至經濟體制改革的最前端。國有企業改革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和混合所有制發展。在矯正要素配置扭曲、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企業家精神等方面,被各方寄予了更多厚望。 進一步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完善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總體方案,制訂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堅持精算平衡,建立更加透明易懂的制度,進一步健全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合理分擔、可持續的醫保籌資機制。 健全優秀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體制機制,著力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工作實現新突破,推動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用創新性舉措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 全面推開司法體制改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推動醫療衛生、教育住房等民生事業持續改善,破解城鄉二元化格局;推進考試招生、農村土地、公立醫院、科技體制、足球等一系列阻力較大、牽涉深層次調整的改革……只要是人民所期,都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行百里者半九十。對于這場深入中國社會肌理的改革而言,永遠都只有進行時,容不得一絲懈怠。要以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揮棒,統籌落實各項工作安排;更要通過體制機制來保障各項改革措施完全落地,打通“中梗阻”,杜絕“不作為”。唯有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才能真正推動事業的前進,讓改革成果惠及群眾、澤被后世。 |
相關閱讀:
- [ 09-28]深改組1000天:依法治國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
- [ 09-27]深改組1000天:從嚴治黨營造政治上的綠水青山
- [ 09-27]從嚴治黨,深改組出了什么招?
- [ 09-27]深改組1000天,這些招數更硬更實
- [ 09-27]中央深改組成立1000天 司法體制改革啃下硬骨頭|收費公路改革要求明年底完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