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多領域暴露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證明了其民主、自由、人權的虛偽本質。英國《經濟學人》2014年曾刊文稱:即便在西方國家,民主制度下也常常出現政府債臺高筑、政務處理效率低下、干涉他國內政等問題……隨著民主國家暴露出越來越多自身的缺陷,民主在世界其他地區日漸式微,對民主抱有的疑慮重回人們的視野。只要認真梳理美國和歐洲民主、自由、人權的現狀,西方民主的虛偽性也就一目了然。 “內外交困”的美國表明西式民主的根子已腐爛 美國常常自我標榜為“自由世界的領袖”,其民主模式也一直作為“普世價值”向全球推廣。但是,自2015年3月以來,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的“郵件門”事件的曝光表明,美式民主已經成為世界的笑柄。此前世界所詬病的只是民主與金錢的骯臟交易。然而,民主黨全國選舉委員會仍然將希拉里作為英雄般的候選人,極力為她洗白。這不難看出,美國所謂的民選政治不過是政治家綁架民意的手段。 如果說“郵件門”代表著美式民主頂層設計的虛偽,那么白人警察槍殺黑人之后免予起訴的事實則進一步彰顯了美式民主的虛偽性。盡管美國出現了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但是在他的任期內,警察濫殺黑人的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對美國社會造成了嚴重分裂。《華盛頓郵報》根據統計數據推導出,現在美國一個手無寸鐵的黑人在遭遇警察執法時,喪命的概率是處于同等情況下白人青年的7倍。標榜“自由、民主、人權”的美式民主,連保護黑人的基本生存權都是有選擇性的,何談其他“人權”? 美式民主在其國內尚且如此,在國外的表現更是慘不忍睹。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以反恐為名,對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強行發動戰爭,又打著民主的旗號鼓動烏克蘭發動“顏色革命”,鼓動阿拉伯地區國家發動“阿拉伯之春”運動,這些國家或是被美國用武力強行推廣美式民主,或受其蠱惑從內部“學習”美式民主,但結果如何呢?阿富汗剛剛結束內戰,政權勉強維持,民不聊生;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地區,嚴峻的“伊斯蘭問題”造成了更大的恐怖威脅;利比亞和烏克蘭陷入無休止的內戰,國家分崩離析,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目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共同點是局勢動蕩不安,人民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恐怖組織勢力有增無減。生存權都成為奢望,民主和自由豈不是空話。 “分崩離析”的歐洲不斷彰顯西式民主的虛偽 歐洲難民問題由來已久,美國伙同其盟國非法打擊伊拉克造成中東局勢動蕩后,該問題更為嚴重。近年中東地區局勢惡化,使涌入歐洲的難民成倍增加,歐盟各國不堪重負。2015年9月2日,年僅3歲的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庫爾迪在偷渡途中溺亡,遺體俯臥在土耳其伯頓海灘上的照片頃刻間傳遍世界,引發了山呼海嘯般的強烈反應和同情。一時間,“救救難民”成了席卷歐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問題”。然而事實如何呢?迫于壓力,歐盟各國雖然先后出臺了接納難民的政策,但是大量難民涌入之后,帶來的就業壓力、社會福利競爭、文化差異、社會矛盾等問題,又間接讓人們對生活現狀不滿,讓歐洲政治家們陷入了兩難的困局。如果歐美真正想要解決難民問題,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其實是如何讓難民流出國和平穩定發展,而這與他們背后的大軍火商的利益不相符。為了在選舉中得到軍火商的支持,同時也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歐美政客們不得不在世界各國挑起爭端,制造并加重難民問題。一方面歐洲各國對難民問題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又打著“民主”和“自由”的旗號制造難民問題,其“人權”的虛偽性可見一斑。 英國“脫歐”更使歐洲問題進一步惡化。其實英國“脫歐”問題并不復雜,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從未在英國消亡。1999年歐盟推行歐元,英國保持了英鎊的獨立,不參與歐盟的申根協定。2014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又高調宣稱,2014年起英國將不再執行歐盟的共同司法、警務和刑偵政策,即部分退出歐盟。正因為這種不參與、不合作,將本國利益置于歐盟之上的態度,使得此前英國在歐盟的發言權一直不大,歐盟主事的德法兩國對英國也一直心存不滿。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歐盟經濟大受打擊,難民問題、安全問題更是讓其不堪重負,英國想擺脫歐盟也是由來已久。英國人覺得在歐洲的“民主”框架之下,英國付出的遠比得到的要多,而英國通過“公投”這種方式脫離歐洲也是對歐洲民主最大的諷刺。 從歐美的上述問題可以看出,西方根本就沒有真正的自由民主,這些宣傳只是政治家們為了各自的利益,為了能夠上臺執政而營造的虛假價值理念。美國在其國內,對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民眾尚且不能一視同仁,它又怎能真正關心其他國家人民的自由、民主、人權?它在全世界大肆強推的“新干涉主義”與美式民主,給亞非拉美國家和東歐地區帶來了深重災難。歐洲各國特別是北約成員國為虎作倀協助美國在世界各地制造紛爭,制造難民問題,最終殃及自身。而面對不斷涌入歐洲的難民時,他們反過來呼吁國際社會共同解決難民問題,演了一出“賊喊捉賊”的大戲。總之,認清西方自由、民主、人權的虛偽面目,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信心。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表明,中國道路的成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提供了可供參考的中國方案。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馬研院國外部馮顏利) |
相關閱讀:
- [ 12-01]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旗幟
- [ 10-22]“杜汶澤”們,休想吃我們的飯,還砸我們的鍋
- [ 10-16]"占中"亂港不得人心 網友忍無可忍:法辦躲在后面的
- [ 10-16]國平:“一國兩制”不容“占中”挑戰
- [ 10-14]國平:“占中”鬧劇該收場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