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 高鐵隧道下穿長城如何做到不破壞文物? 八達嶺隧道長達12.01公里,穿越八達嶺長城核心區,國寶級文物眾多,沿線還分布有居庸關長城、水關長城等國家級旅游景點。隧道一處并行水關長城,兩次下穿八達嶺長城,其中一處下穿石佛寺村,最小埋深10米,另一處下穿老京張鐵路青龍橋車站,最小埋深只有4米。下穿長城并非易事。八達嶺隧道要穿越兩條地質斷層帶,存在巖爆、濕陷性黃土、軟巖大變形等高風險地質,均為施工極高風險等級,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坍塌。同時,沿線環境保護、文物保護要求非常嚴格,要求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如何做到“高鐵隧道與環境共生”? 中鐵五局京張鐵路項目總工程師羅都顥介紹,在八達嶺長城腳下,他們采用的是“精準微爆破”技術,傳統爆破技術震速有5厘米/秒,震感比較強,爆破的時候車窗玻璃都會有所振動,新技術的震速只有0.2厘米/秒,只相當于一輛汽車經過,對文物不會產生破壞。而在埋深只有4米的青龍橋車站,隧道采用“非爆破開挖”,大約有40米的隧道挖掘要完全靠人工和機械推進,以此來保護文物。 文/本報記者 董鑫 |
相關閱讀:
- [ 09-28]“野長城被抹平”事件,不必計較打了誰的臉
- [ 09-28]國家文物局:“抹平”措施影響長城古貌 后續監管缺位需加強
- [ 09-27]當最美野長城“被抹平”之后……
- [ 09-27]“最美野長城被抹平”調查結果公布:確實使用少量水泥
- [ 09-27]野長城被抹平的真相查清之前別急著辟謠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