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去年12月發布的《超市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提出,超市在自設的生鮮食品包裝物上應標明食品生產日期以及供貨商聯系方式等信息,而禽畜肉類的產地也需要標注出屠宰廠的具體地址。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廣州不少超市在售的部分生鮮食品仍有未標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甚至蔬菜出現發霉長白毛等情況。規范中的不少細則仍未落地。 存在標簽標注不完整現象 以標簽內容為例,目前市內大小超市出售的散包裝生鮮食品標注千差萬別。以自稱重的盒裝鮮肉、盒裝蔬菜和水果為例,有的超市在標簽上會注明重量、價格、生產商和產地,卻不注明生產日期;有的超市則只在簡易的塑料包裝盒上打上產品名稱和價格,生產商、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統統被忽略。 根據規范,生鮮產品應該將生產商的地址、聯系方式、產品保質期、貯藏條件等一并標出。產地也要具體到廠址、產地地址、水產品所屬的水域地址等。在保質期上,《征求意見》甚至要求超市打破傳統的按天標注,鼓勵超市經營者按小時標注禽肉類等生鮮食品。但是,記者在天河區某高端超市發現,貨架一款售價49.9元/盒的新鮮優質綠蘆筍正在進行買一送一的折扣活動,該蘆筍筍尖位置已有發霉、長白毛的情況。在該商品的產品標簽上,并沒有標注保質期。 進口生鮮只標原產國 對于倍受關注的進口生鮮食品,規范提出,除了要用中文標注食品名稱、原產國外,進口商和供貨商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進口時間、保質期等內容都需要一一注明。走訪中,大部分進口生鮮食品只能做到標注原產國和產品名稱,進口商和供貨商信息均被忽略。在體育中心附近的一家專營進口產品的大型超市,銷售人員說,進口水果很難標注得如此細致,“周轉環節比較多,要標那么多信息,整個盒子全貼滿標簽都不夠”。 生鮮食品標簽標注為何難規范? 從業者:超市無法承擔完整追溯流程 為何《征求意見》中對標簽的嚴格管控遲遲難以落地? 記者了解到,新規的規定主要是為了建立生鮮食品的完整追溯體系,但多數超市均表示單憑一方之力難以承擔如此“重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超市人士直言,連鎖超市部分生鮮一直和一些生產基地直接對接合作,詳盡標注的難度并不大。但是,超市還有很多生鮮產品是和第三方經銷商、代理商合作的。“經銷商、代理商本身和生鮮原產地就是層層代理合作的模式,尤其是進口生鮮食品。作為超市經營者來說,本身也面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即便是國產的生鮮,比如果蔬和水產品,不少都是從大型批發市場采購來的,對方頂多是提供一個大致的產地信息,而且超市不少生鮮食品都是前一批和后一批混賣的。” 而另一位超市經營者表示,如果要層層追溯下去,收集非常細致的生產信息,那么就需要在采購之余花費額外的人力、物力,這樣會助推生鮮食品本身的生產成本。 《廣州市臨近保質期和超過保質期食品管理辦法》十一起實施 多數超市已設臨保區 廣州日報訊 (記者杜萌)今年10月1日,《廣州市臨近保質期和超過保質期食品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正式實施。《辦法》規定大中型食品超市應設置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禁止超保質期食品退回供應商。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市內約八成大型超市已設立臨保期食品專區。 走訪二十家超市 十七家設臨保區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華潤萬家中山八路店、家樂福康王路店、華潤萬家中山六路店、百佳寶崗大道店、天河區永旺天河城店、珠江新城BLT店等二十家大小不等的超市門店,發現其中十七家超市已經設立了臨保期食品專區。 在越秀區華潤萬家中山六路店的二樓電梯入口處,記者看到了該樓層的臨保期食品專區。總共四層的儲物柜上寫著“臨近保質期”(以下簡稱“臨保期”)幾個字樣,并堆滿了面包、生鮮水果等保質期較短的食物,不時有市民在此選購。相比于商品原價,這些食品的折扣多在五折左右,也有不少包裝好的食品進行捆綁式一口價銷售。 記者了解到,除了面包、生鮮水果等保質期較短的食物外,巧克力、糖果、方便面等保質期較長的食品也會經常出現在臨保期食品專區中。“以保質期為六個月的巧克力為例,可能距離保質期期滿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要進行折扣促銷了。如果距離保質期期滿還有一個月或三周的時間,我們就要把巧克力擺在臨保期食品專區里了。不過一般像巧克力、糖果這種食品,由于價格折扣低,所以大部分都會很快被搶購一空。臨保期食品專區中剩余最多的就是生鮮水果之類的。”某大型超市負責人表示,超市也非常需要這個專區來進行清貨,保證商品可以在保質期內銷售完畢,從而減少損失。 廣東永旺天河城商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在4年前已實施了臨保期商品專區。各門店根據實際情況在賣場設置臨保期食品銷售專區,將臨保期食品分類集中陳列出售。 為了提醒消費者,專區還采用了統一顯著的裝飾,專區內商品均貼上“臨近保質期”的提示。超過保質期的商品怎樣處理?該負責人表示,“各店根據臨保期商品的規定指引,規定了最后的下架日期,臨近保質期食品下架處理后,在倉庫獨立存放,并設置顯著區分標識,定期銷毀,并建立銷毀記錄,留存銷毀過程的圖片資料。” 文/廣州日報記者杜萌 |
相關閱讀:
- [ 09-14]中秋將至漳州生鮮價格普漲 芫荽漲到20元/斤
- [ 09-13]小寶機器人涉足生鮮電商 著名主持人吳昕現場領養
- [ 08-30]前海蛇口自貿區推出進口生鮮關檢聯合作業改革 系全國首創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