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德國人來說,我們也許聽說過二萬五千里長征,但是對長征于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意義卻了解的不深。不少德國人對長征的認識僅僅限于知道它是中國工農紅軍的一次軍事戰略轉移。當然這樣的了解是不夠,因為長征及其所蘊含的長征精神根本不是這么簡單。 中國人常常說“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但我個人認為其意義遠不止于此,長征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也是我們現代的奇跡,因為長征的精神至今不滅。“紅都”之游,一撇“圣跡”不足以知長征精神之精華,它需要我們去領會、去思考。依我個人之見,長征精神還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每個國家都應按照自己的國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在長征中有一個德國人,他名字叫Otto Braun,中國人叫他李德。作為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他參與了第五次“反圍剿”的作戰指揮。因為他是外國人,不了解當地的情況,他的軍事戰略和經驗不適合當時蘇區的“戰情”,從而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和戰略特別重要。所以我覺得當前中國在經濟方面堅持自己的發展模式是對的,中國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長征精神在當代的一種體現。我覺得全世界、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應該跟中國學這個道理,我們不能照搬照抄另外一個國家的模式,而是應該找到適合自己國家的發展模式。找到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模式是長征的精神在當代體現的一個方面。 “長征精神”另一個重要體現便是中國革命先輩對理想信念的堅持。這也是長征精神所蘊含的最大的精神財富。 當年的中國工農紅軍不論面臨多糟糕的情況、多大的犧牲他們都沒有放棄。他們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終年積雪的雪山,吃草根、啃樹皮,在絕境中堅持了下來,最終到達陜西。支撐他們挺過來的是必勝的信念、對革命的信仰。這樣的長征精神是中國民族精神的體現,也是中國夢的基礎。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當然,不僅中國人這么想,每一個有夢想的人,不管他來自中國,加納,俄羅斯,阿根廷,德國或者別的國家,他都會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所以我個人覺得二萬五千里的長征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也是我們現代的奇跡。(秦惜然)【德國】 |
相關閱讀:
- [ 09-29]閩博組織干部職工參觀“長征中的閩西兒女”檔案圖片展
- [ 09-28]建寧:舉辦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
- [ 09-27]【分享】“重走長征路”自駕隊伍走進四川安順場、瀘定
- [ 09-27]《長征大會師》發主題曲 歡欣鼓舞感染力十足
- [ 09-27]讓長征的“紅飄帶”高高飄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