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蕾)冒用朋友微信號與微信網友聊天,兩年半的時間成功從一名北京男子手中騙得206萬余元,昨天,24歲的湖北女子梁可涉嫌詐騙在朝陽法院受審。據記者了解,梁可的詐騙手段并不高明,但受害男子卻向一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轉賬數十次借款,足見警惕性太低。 2013年4月底,在京打工的梁可登錄朋友李某的微信號,并用微信搖一搖的功能認識了35歲的北京男子王某(化名),兩人加了微信好友,并交換了照片。梁可冒用李某的身份自稱是做舞蹈編排的。幾天后,她就謊稱證件丟失,出差缺錢,從王某那里成功借到了8000元。 被梁可冒用身份的李某是梁可上小學時玩網絡游戲認識的,她只知李某是湖北武漢人。2013年4月,她嘗試用李某的游戲號登錄她的微信,竟然登錄成功了。 此后一直到2015年12月,梁可冒用李某的身份先后以出差、出國等理由陸續從王某處總計騙得人民幣206萬余元。其間,梁可還以李某妹妹的身份與王某在北京見過面,并向其借過錢。 受害人王某自始至終沒有見過這名所謂的女網友“李某”,卻輕信了對方編造的各種理由,輕易將錢借給了對方。 此案未當庭宣判。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