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起,人民幣正式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的組成貨幣,人民幣將進一步加快“國際漫游”步伐,并在貿易貨幣、金融貨幣、儲備貨幣各領域不斷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同時也會在出境旅游、留學等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
SDR是由IMF構建的一種準貨幣,目前包括全球范圍內四種主要的儲備貨幣——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后,人民幣、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的比例將為10.92%、41.73%、30.93%、8.33%和8.09%。這是IMF歷史上第一次增加SDR貨幣籃子中的貨幣數量。
“沒想到人民幣加入SDR會來得這么早,一些人認為可能要到2020年。”作為一名見證者,央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的姚余棟說,從開始進入央行研究跨境貿易開始,人民幣加入SDR的征程已走過了八年的時間。
而在當下,加入SDR,意味著人民幣從此開始享有儲備貨幣的地位,成為了國際上的硬通貨。我們可以從八個方面勾勒出人民幣“入籃”后出現的變化。
【地位】人民幣成為“硬通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認為,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中國國債會受到關注是毫無疑問的。SDR使人民幣國際地位提高,人民幣在國際結算過程中也更加靈活。人民幣正在逐漸變成儲備貨幣和可兌換貨幣。
人民幣正式加入SDR,意味著在SDR中有份額使人民幣變成國際貨幣了,人民幣就成為了“紙黃金”,成為硬通貨。國際金融機構的擔保,會使人們更加信任中國國債。包括中國國債以及外幣的國債,都會引起高度關注。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提高,我們的債券也會更受歡迎,對外發債的成本降低。人民幣進入SDR貨幣籃子對于中國對外發債有良好影響。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認為,SDR體系吸收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對于中國金融市場不會帶來本質上的影響,中國經濟與中國金融市場不會因為SDR把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就發生脫胎換骨的改變。
所以SDR吸收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短期內對國債市場影響很小。不過長遠來看,人民幣匯率的國際化程度會略微提高,人民幣的流動性與可兌換性程度也會相應提高。
呂隨啟表示,雖然國內債券市場處于“牛市”,但是其主要原因還是利率沒有完全市場化,現在的債券市場并不是供求關系的真實反映,加之國內信用體系并不完善,所以債券價格現在很難說是一個真實的價格,投資者需要警惕風險。
【影響】在全球資產配置占比提升
隨著10月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全球金融機構會配置多大比重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正成為全球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有機構粗略估算,若按當前SDR規模約2800億美元、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占比10.92%計算,不少持有SDR份額的國家央行需要將約300億美元資金兌換為人民幣。
匯豐2016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全球已有32家央行持有人民幣資產,而2012年時僅為3家。渣打銀行預計,隨著人民幣納入SDR,未來5年全球金融機構可能會配置4-7萬億元人民幣資金,并進入中國獲取投資回報。
“但是,這應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短期而言,鑒于今年以來人民幣跌多升少的走勢,全球金融機構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與儲備貨幣的實際額度可能不會超過400億美元。”一家歐洲投行人士分析說。
在紐約梅隆銀行全球外匯策略主管Simon
Derrick看來,隨著10月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不少新興市場國家可能會成為短期增持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主要力量。畢竟,相比歐美國家經濟援助附加的條件相對苛刻,不少新興市場國家更愿使用SDR份額作為短期調節資金缺口的貨幣工具,令人民幣受益匪淺;更重要的是,在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推進下,中國與新興市場國家的貿易投資往來進一步增強,令這些國家需要儲備更多人民幣與中國做生意。
【階段】為人民幣國際化注入新動力
入籃SDR并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終點,也并不意味著前方是一片坦途。
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6》認為,“入籃”并不代表人民幣國際化目標已經實現,其最終目標是要獲得與中國經濟和貿易地位相匹配的貨幣地位,注定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人民幣能否成為主要國際貨幣之一,還是要取決于國際市場使用和持有人民幣的實際情況。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涂永紅指出:“人民幣在SDR新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我們對人民幣國際化做了5年的跟蹤研究,編制了綜合反映人民幣國際使用情況的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到去年年底這一指數大概只有3.6%的水平,離10.92%差距還不小。”
入籃后,人民幣國際化的改革如何繼續推進?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鐘紅認為,人民幣不是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也不是為了加入SDR而去接受國際社會提出的條件,而是應在這個過程中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改革。
央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司長周誠君認為:“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購買了人民幣資產后,就會有獲利了結的需求。因此,下一步我們將更好地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使境外非居民能實現風險管理和對沖,以及給他們獲利了結的機會。”
“無論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多宏偉,看起來多么 陽春白雪
,它的實現,是通過商業銀行一筆筆業務做出來的,是通過企業家、投資者和銀行的市場決策完成的。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還遠未達成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下一步,人民幣要成為國際金融交易貨幣。”周誠君的目光,已經投向更遠處。
【釋疑】“人民幣入籃后將貶值”是誤讀
“人民幣升值或貶值跟加入SDR沒有直接關系。”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斌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他進一步解釋,首先IMF對于人民幣加入SDR的兩個要求是“國際貿易中進出口比例份額”和“自由可兌換”,并未涉及匯率,其次現行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形成機制為“收盤匯率
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SDR亦無法直接影響。
總的來看,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后,我們應該繼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在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平穩增長、貨物貿易順差較大、外商直接投資持續增長、外匯儲備充裕、資本流動趨于平衡的基本面下,人民幣將繼續保持對一籃子貨幣的基本穩定。
未有直接影響,但間接影響猶存。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指出,人民幣加入SDR將提高各國央行或貨幣當局在外匯儲備中增持人民幣和投資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需求,長期來看或間接推高人民幣,“因為這是潛在需求,轉換為實際需求要一段時間,而且不會一下子都釋放出來。”
近期,IMF針對中國發出的最新工作報告給“國際范兒”的人民幣在匯率方面提了要求:2018年前人民幣匯率實現有效浮動為關鍵目標,并采取寬幅波動的區間管理框架。張斌亦認為,人民幣實現浮動匯率形成機制是其邁向國際化貨幣的重要一步。
那么,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人民幣“入籃”對從哪些方面改變我們的生活呢?
【企業】為企業“出海”節約成本
對于中企來說,人民幣“入籃”對于其“走出去”意義重大。昆侖銀行戰略投資與發展部總經理助理李建軍認為,在中國推進“一帶一路”、亞投行等項目過程中,隨著貼有“SDR”標簽的人民幣使用和被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區域內貿易投資中的匯率風險和交易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從而為中企“走出去”保駕護航。
大岳咨詢總經理金永祥表示,目前火熱的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雖然是在項目層面上進行的,但加入SDR之后伴隨著人民幣可兌換性、外匯儲備的提高,將令企業“走出去”的成本和便捷程度不斷提高。
“加入SDR看上去不會對我們海外業務帶來任何改變,但是隨著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越來越多,人民幣的需求會提高,有助于提升人民幣的匯率;同時,現在很多結算要結兩次甚至更多(以美元為中介),以后在許多國家就可以直接一次換算,這些節省的成本其實是很高的。”一位500強油企業務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此前,國際范圍內用人民幣結算的還是“少數”。業內人士稱,一類是外匯儲備不夠,所以想選擇人民幣作為替代美元的結算方式,另一類是資本市場不開放或者半開放,由于自己國家的限制,所以只認定某一種貨幣,比如以前傳統的俄語國家第一結匯的是盧布。
“現在有了SDR這么一張‘門票’之后,可能不需要政府,只需要企業和對方企業約定好用哪一種貨幣作為投資的結算,這種約定背后有國際經濟組織這樣一個超國家的金融機構的準入制度。”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認為,這將給類似航企、油企這樣的大型對外投資結算帶來便利。
“上個星期拜訪一個企業,跟我說最近一個季度的股價漲了30%多,就是因為這些諸如電信運營商的‘走出去’,包括基礎設備的出口、銷售,將產能供到了海外。”安永財務交易咨詢大中華區主管蘇麗表示。
【百姓】境外旅游、留學更方便
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加入SDR所帶來的好處更顯而易見。隨著人民幣越來越受認可,在當地銀行直接用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也將更加便利,這將為老百姓日常的境外旅游、留學等消費方面提供便利。不直接牽扯零售但結算會更方便。
爬完斯里蘭卡獅子巖的中國游客周女士雖口渴難耐,但因忘帶當地貨幣而無計可施。這時,一個皮膚黝黑的當地小販一邊嚷著“人民幣,人民幣”,一邊痛快地收下了她隨手摸出的中國紙幣,遞上了兩瓶礦泉水。“咱‘人民的幣’居然在這兒也能用!”周女士感慨。
“現在去韓國、泰國等一些商店,很多商戶都主動要求,歡迎使用銀聯卡,歡迎使用人民幣了。對于使用銀聯卡結算的用戶還有一定的折扣。希望有一天我們不用辦外匯,不用帶美元了,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可當外匯使用。”在旅行社工作的張先生說。
“其實SDR跟人民幣在海外消費沒有特別大的關系,并不直接牽扯到零售。”一位支付行業人士分析,但隨著中國人購買力的增強,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認可,中國人在海外花錢結算會越來越方便。
一些第三方支付軟件也開始進入國際社會。在新西蘭工作的劉女士稱:“大約有30%的店鋪可以使用銀聯卡,有部分地方商家還可以使用支付寶,大多是在旅游勝地,禮品店、酒店。”
此前的人民幣貶值多少影響了海外華人的生活。“感覺我憑空蒸發了一些錢,新西蘭的物價又很高,一棵包菜10塊錢,西紅柿25塊錢一斤,生活壓力自然就會上漲了。但好在這邊工資水平比國內高很多,所以還算過得去。”劉女士這樣表示。
另一個海外華人聚集的熱門國家——韓國也是如此。“九月初要交學費,因為人民幣兌換韓元的匯率低了,所以換成韓元的話錢就比以前少,我們大概多交了3000塊錢人民幣的學費。”人在韓國的趙女士稱,周圍的中國留學生都叫苦不迭。
不過這種局面有望得到改變。渣打銀行資深中國經濟學家顏色此前透露,長期來看,加入SDR對人民幣資產的需求和人民幣匯率會有重大提振。
【股市】A股制度建設步伐加快
多位證券分析師表示,人民幣入籃SDR對A股影響長多短空。短期看,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可能造成A股市場承壓,并壓縮貨幣政策空間;長期看,會提高資本市場的風險偏好,間接增加A股與全球市場的聯動性,利好A股市場。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指出,進入10月份,人民幣加入SDR、深港通鄰近、多項改革進入年內攻堅階段,市場不確定性擾動因素較多。建議投資者謹慎慢行,可繼續關注PPP上下游題材、消費板塊、價值績優股。
此外,人民幣入籃SDR還將加速A股市場的規范化進程,如注冊制改革,國內的金融市場將進一步開放。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入籃SDR將深化國內金融市場發展,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實施,擴大市場交易主體,活躍市場交易,提高市場效率,加快資產證券化發展。
大通證券投資顧問部經理王駝沙則認為,以美股來對比,美國的資本市場把股東和投資者利益放在第一位,而A股則更看重融資功能,如何實現兩方面的平衡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人民幣入籃SDR后,A股的海外機構投資者會增加,長期來看將改變我國股市散戶化的投資結構。”
【樓市】國內高房價“拐點”將出現?
資深金融風險管理顧問陳思進認為,中國目前房價和中國人民幣的高匯率形成了蹺蹺板,而學界普遍認為,匯率與房價只能保一頭。從經濟學角度而言,不太可能同時保持高匯率和高房價。
他認為,從人民日報近期針對樓市的發聲,以及人民幣最近不斷強化、國際化的形勢來看,政府更有可能保人民幣匯率,那么就意味著可能會放棄高房價。但人民幣加入SDR不意味著樓市將立刻進入拐點,具體還要看國內經濟狀況。
長遠來看,人民幣早晚要在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成為和美元、英鎊一樣的國際硬通貨。人民幣成為國際硬通貨的意義遠遠大于房地產對經濟的作用。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中國加入SDR與國內房價沒有直接聯系。趙錫軍稱,中國加入SDR,是人民幣得到國際金融機構認可的標志,跟國內房價沒有直接聯系,國內決定房價的因素很復雜,房子的標價與人民幣加入SDR沒有直接關聯性。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原主任易憲容也持相同觀點,人民幣加入SDR的實際作用,還需要看國際金融市場的實際使用情況,現在不宜下結論。人民幣加入SDR與樓市漲跌沒有聯系。易憲容認為,目前中國樓市處于泡沫狀態,市場已經失去理性,目前就是看泡沫破裂的時間問題。(綜合新華社、新京報、第一財經日報、中新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