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京10月3日電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3日揭曉,東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大隅良典榮登其榜。 這名71歲的權威學者,因探明細胞分解自身蛋白質進行循環利用的“自噬作用”(Autophagy)機理,而獲此頂級評價。 “自噬”系指細胞吞噬自身細胞質蛋白或細胞器的過程,細胞借此分解無用蛋白,實現自身代謝需要和某些細胞器的更新。 由此,繼去年與中國學者屠呦呦同獲該獎的大村智之后,日本學者連續摘取生理學醫學諾獎。這也讓獲得該獎的日本學者人數累計達到4人。 而為東瀛上下津津樂道的還包括,這已是日本學者連續三年出現在諾獎獲獎者行列中。從而再度形成該國一波諾獎“小高潮”。 出生于日本福岡縣的大隅良典早年畢業于東京大學教養學部,之后赴美留學。返回日本后在位于愛知縣的基礎生物研究所擔任教授等職。 在其研究室得知獲獎消息的大隅良典對此間媒體稱,他想以此告訴年輕人,搞科學研究并不會都成功,但挑戰十分重要。他稱,做別人未做的,是其信念。人們身體中所發生的這種“分解”,其實當時并不太為人關注,但深入探究就會明白,對體內多余之物和危險的蛋白質進行積極破壞,讓細胞保持清凈狀態,這是多么重要。這個問題如今已獲醫學界注目。 大隅良典謙稱對獲獎感到驚訝,但其實這一結果并不出人意料。早在上個世紀,他便首次發現控制細胞“自噬”機理的遺傳基因。并在此后不斷發現同樣的基因,從而對相關機理的全貌進行了深入探析。之前他已由此而獲多個有影響的學術獎項。 此間有專家指,十分期待經由該課題的持續深入,能夠有助于預防和治療由細胞自噬引發的癌癥和神經類疾病。(完) |
相關閱讀:
- [ 10-03]2016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日本科學家獲獎
- [ 10-02]日本承辦2017女排世俱賽 八一亞俱杯摘銀或入圍
- [ 10-02]日本自衛隊在北海道展示攻擊敵艦聯合訓練
- [ 10-02]日本商界人士說中國經濟增長富有“革新含金量”
- [ 10-02]日本24歲短跑名將語出驚人 2020奧運目標破紀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