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央企重組整合大戲不斷上演。隨著9月22日寶鋼和武鋼重組的傳聞坐實,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數量降至103家。不僅如此,國資委表示,仍有幾組央企重組整合的案例還在醞釀中,預計央企總數在年底前有望減至100家以內。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央企并購重組從側面也反映了企業運營模式正不斷成熟,能夠促進企業后續戰略層面更加理性,而非一味地追求企業規模的擴大。 央企今年戰略重組不斷 力爭“1 1>2”效果 記者經過梳理發現,在寶鋼與武鋼重組之前,今年大型央企合并已經操作頻頻。7月11日,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整體并入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7月18日,中紡整體并入中糧,成為中糧全資子公司;8月22日,中建材集團與中材集團正式啟動重組,組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而在上半年,國資委就已經推動完成了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招商局和中國外運長航、中國五礦和中國中冶等多組企業戰略重組。 由于中央企業大多仍分布在傳統產業,主業不突出,行業分布過廣、產業鏈條過長、資源分散、同質化經營、產業組織和產業帶動作用不強等問題比較突出。對此,國姿委主任肖亞慶曾表示,推動央企開展產業重組、合作、整合,就是要通過強強聯合、專業化整合、并購重組、創新驅動等手段,推動解決中央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等問題。 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王文成認為,此次國企改革正是秉承了“理直氣壯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主導思想,提升重組后國企的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提高重組后國企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力爭達到“1 1大于2”的效果。 淘汰落后產能成大勢所趨 產業集中度將不斷提升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對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工作作出部署,要求通過兼并重組、創新合作、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處置低效無效資產等途徑,形成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 “目前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的行業,主要就是在央企。”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認為,《意見》所強調的“結構調整與重組”,與央企需要壓縮過剩產能有很大關系。 隨著新能源行業的大力發展以及綠色發展的剛性需求,傳統石化能源的需求勢必會面臨調整下降的趨勢。財經評論家溫鵬春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也指出,央企重組整合已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繼“神車”、“神船”、“神鋼”出現之后,下一個行業目標有望是“神煤”。 另外,盡管目前重組在汽車業央企中未見苗頭,但業界一直不乏對一汽、東風合并的諸多傳言和猜想。且隨著其他行業很多“巨無霸”央企的重組,汽車央企間的重組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去產能的真正解決之道,就是大范圍兼并重組。”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媒體表示,央企整合對國資布局而言,整體結構將得到優化,產業集中度將得到提升。在“大企業時代”發展背景下,按照適應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與央企內在瘦身健體的需求,有創新能力、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公司”極有可能出現。 |
相關閱讀:
- [ 09-27]兩部門印發央企分類考核實施方案 央企將分三類進行考核
- [ 09-26]中央企業將分三類考核 公益類央企考核產品質量等
- [ 09-21]瑞玻玻璃簽約央企有望明年投產
- [ 09-07]8家央企啟動產業重組整合 “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即將設立
- [ 09-07]監管限額下網貸比拼資產 央企平臺好利58異軍突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