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水利部網站消息,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主持召開國家防總會商會,陳雷強調,當前全國處于后汛期,臺風生成發展十分活躍,華西秋雨可能引發秋汛,防汛防臺風形勢依然嚴峻,各級防指要毫不松懈地繼續做好防汛防臺風汛末蓄水各項工作。 會商表明,10月1日以來,受“鲇魚”殘留云系和冷空氣共同影響,江淮、黃淮大部、華北北部、東北中部及福建、廣東東部、海南、云南中部、四川中部、甘肅南部、新疆天山地區出現明顯降水。累積降水量海南42毫米、江蘇40毫米、福建31毫米、安徽26毫米、廣東18毫米、新疆天山地區20~30毫米,累積最大點降水量福建泉州永春157毫米、江蘇徐州睢寧154毫米。受“鲇魚”帶來的降雨影響,太湖水位略超警戒,6日8時水位3.85米,超警0.05米;太湖周邊河網區一度有36站水位超警0.03~1.28米,目前仍有18站超警0.01~0.39米;江蘇里下河地區有5站水位超警0.02~0.16米;東南沿海有13個潮位站水位超警0.04~2.92米。此外,受局地強降雨影響,福建晉江西溪及云南瀾滄江支流南愛河發生小幅超警洪水。 會商認為,第19號臺風“艾利”6日8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9時中心位于香港東偏南方向690公里的巴士海峽海面上,風力8級(18米/秒),氣壓998百帕;未來將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向廣東西部到海南東部一帶沿海靠近。受其影響,10~12日華南中南部將有中到大雨,其中廣東沿海、海南等地部分地區將有暴雨;福建九龍江,廣東韓江、榕江,海南萬泉河等部分河流將出現明顯漲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超警。受冷空氣影響,6~7日西北東部、華北西部、東北中部將有中到大雨,黃河中游山陜區間窟野河、禿尾河、無定河、皇甫川等部分中小河流將出現漲水。 陳雷強調,當前全國處于后汛期,臺風生成發展十分活躍,華西秋雨可能引發秋汛,防汛防臺風形勢依然嚴峻,各級防指要毫不松懈地繼續做好防汛防臺風汛末蓄水各項工作。 一要切實加強氣象水文分析研判。當前,第19號臺風“艾利”在強度、路徑、影響范圍等方面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后期受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雙重影響,臺風以及華西秋雨的發展勢態十分復雜。氣象水文部門要強化監測和分析研判,及時發出預警,為防汛防臺風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二要突出做好19號臺風防御工作。當前正值國慶長假后期,廣東、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區防指要進一步加強應急值守,做好臺風防御的各項準備,督促地方做好海上船只回港避風工作;從最不利情況出發,提前做好受威脅區域人員轉移安置;針對國慶長假出行人員多的情況,加強交通管控和游客疏導,確保安全返程。 三要及時做好北方強降雨防范工作。據預報,今日內蒙古、山西、陜西等部分地區將有強降雨,有關省區要及時啟動應急響應,重點做好山洪地質災害、中小型水庫及中小河流等薄弱環節防御工作,特別要做好淤地壩的巡查防守,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群眾,確保人員安全。 四要著力加強水庫蓄水調度。要科學調度三峽、丹江口、小浪底等控制性水庫,進一步優化水庫蓄水方案,統籌考慮長江中下游特別是洞庭湖和鄱陽湖地區、漢江中下游地區的用水需要,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多蓄水,保證南水北調中線供水安全,為抗旱工作爭取主動。 五要科學調度太湖流域防洪工程。太湖防總要加強太浦閘、望亭水利樞紐及常熟水利樞紐等骨干工程的調度,江蘇、浙江兩省要加強沿長江北排和沿杭州灣南排工程的運用,合理控制太湖及周邊河網水位。要進一步加強科學調度,既保障防洪排澇要求,又有利于改善水質,滿足太湖周邊供水需求,保持良好水生態環境。 六要全面做好汛后總結工作。繼續深入分析今年汛情旱情災情特點,從責任落實、汛前準備、應急處置等各個環節,客觀評價江河洪水防御、山洪災害防治、臺風防范、水庫安全度汛和抗旱減災等各項工作,科學總結成功經驗,全面查找薄弱環節和不足,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和相關措施。同時,要扎實做好災后水利建設各項工作。 會后,國家防總向山西、內蒙古、陜西等省區防指和黃河防總發出《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有關防范工作。 |
相關閱讀:
- [ 10-06]臺風“艾利”進入南海 未來三天徘徊少動
- [ 10-06]武警交通部隊多措并舉保障福建臺風救援持續高效
- [ 10-06]吾祠鄉:防御“鲇魚”臺風 衛計干部始終沖在第一線
- [ 10-06]臺風夜中的守護
- [ 10-06]寧德市認真落實“鲇魚”臺風災后防病各項舉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