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7日電(邱宇) 十一假期還剩最后一天,被七天長假慣壞的你會不會擔心像以往一樣,患上節后綜合癥呢? 節后綜合癥是人們在假期之后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例如在節后的幾天里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和學習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惡心、神經衰弱等。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中新網梳理了一些飲食、休息等方面的建議,讓你在節后第一天精神滿滿。 調整作息 早睡早起 自2015年2月至今,新浪微博“#節后綜合癥#”的話題主頁持續有新帖發布,總閱讀量超過1000萬。節后第一天尚未到來,已經有網友發帖抱怨“一早起來暈天暈地的”“好想睡他個昏天暗地”。 相對于上班、上學來說,很多人假期時的作息非常不規律。有人徹夜上網或打牌,有人奔波在旅途,生物鐘被打亂。節后又很難快速適應,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 補救措施之一是調整作息,盡量早睡早起,有條件的話可以適當午休。如果晚上難以入睡,洗個熱水澡會有助于睡眠。 ? 營養膳食 多吃深色蔬菜 十一期間,很多人飲食沒有規律,大魚大肉一開始吃就停不下來,聚會時飲酒過度,從而導致胃腸負擔過重。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冠生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采訪時指出,節后飲食應遵循多樣性原則,因為單一食物的營養肯定是不全面的。可以適當減少肉類的攝入,多吃谷類食物和綠色蔬菜。 “要注意增加深顏色蔬菜的比例,”馬冠生說,與淺色蔬菜相比,深顏色蔬菜含有更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 有人說節后幾天“只吃素食有利于健康”,對此,馬冠生表示,每天喝點雜糧粥有助于受損腸胃的恢復,但是如果吃得過于清淡,也會造成微量營養素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足,應注重營養膳食。 ? 適度運動 緩解壓力 節后提不起精神、沒有胃口怎么辦?適度的運動或許可以幫你。 “‘吃’與‘動’是兩個方面,運動有助于使胃口調整到正常狀態,”馬冠生說,運動不僅能緩解壓力、控制體重,還能促進睡眠。 可以在下班或放學后進行自己喜歡的運動,如慢跑、游泳、跳舞、羽毛球等,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休息,更有活力地開展節后工作。 節后工作強度不宜過大 除了睡眠、飲食、運動等身體方面的調節,心理上的適應也很重要。 節后短時間內不宜開展強度過大的工作,而應循序漸進,先把必要的工作做完,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避免出現焦慮、抑郁等問題。 與此同時,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國慶節假期已經結束,靜心思考一下未來的工作安排,把心態調整到正常的工作狀態。(完) |
相關閱讀:
- [ 10-06]國慶假期進入尾聲 航空出行迎來返程高峰
- [ 10-06]江蘇常州動物園一棕熊患上“假期綜合癥”險釀大禍
- [ 10-06]多家醫院實行“無假日”門診 假期看病依然方便
- [ 10-06]假期帶孩子來場“郵展之旅” 展覽持續到10月10日 4萬盆三角梅廈門海滄斗艷 展覽持續至11月4日 國慶期間集美開通"快樂巴士" 感受全域旅游新模式
- [ 10-06]國慶假期催熱家電促銷戰 線上線下優惠花樣多
- [ 10-06]假期帶孩子來場“郵展之旅” 展覽持續到10月10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