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手機號,難道只是給大家群發短信通知新號碼這么簡單嗎?如今,各種各樣的手機應用APP都需要綁定手機號,如果在銷號前不提前解除這些賬戶的手機號綁定,很有可能會面臨賬號被手機號新主人誤用、冒用的風險。 新手機號竟“贈送”微信號 新學期伊始,剛剛入讀研究生一年級的傅同學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她從運營商那里新買的手機號,卻在用這個手機號注冊微信時被提醒,“該手機號已經綁定以上微信賬號”,屏幕上顯示的微信號是另一個陌生人的頭像。 “小傅,我用手機號搜索加你微信了,頭像怎么是其他人的照片啊?”身邊的朋友提出疑問。小傅也挺納悶,自己剛買的手機號還沒用過,怎么就已經注冊了微信號呢? 去營業廳咨詢后,營業廳工作人員告訴她,這個與她手機號碼綁定微信號的“陌生人”,應該是手機號碼的上一個主人。 原來,當一個手機號碼被舊主人注銷放棄使用后,這個號碼不會長期被運營商閑置。“手機號碼被注銷后,運營商會為您保留1到3個月,在這期間您可以重新把號碼買回。如果超過3個月,號碼就可能會重新進入市場,被其他用戶買走。”移動營業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采訪發現,不同運營商對注銷號碼重新投入市場前“空置期”的設置不同,移動為1到3個月,聯通為3到5個月。 賬戶余額被盜用風險高 “微信、支付寶解綁了嗎?”昨天,當記者來到勁松附近一家營業廳咨詢銷號事宜時,工作人員提醒。然而記者采訪發現,在日常生活中,銷號前有“解綁”意識的人并不多。記者隨機采訪了20名市民,他們的手機號多與銀行卡、微博、微信及各種APP軟件綁定,其中12名市民表示,他們換手機號時,都沒有意識到需要解除手機綁定,基本上都是重新申請一個微信號。市民羅先生坦言,他就是擔心綁定手機號申請微信,容易泄露個人信息,因此只用QQ號申請微信號。 沒有及時解綁,可不僅僅是微信號被朋友誤認的尷尬。倘若這個手機號碼新主人心懷不軌,甚至有可能使您面臨財產損失的風險。 這不,網友Timo就成功進行了一次“黑色”試驗。幾個月前,當她從運營商處購買到一個新手機號,發現該手機號已經與一個支付寶賬戶綁定。使用“密碼找回”功能,通過短信方式獲取到這個支付寶賬號的登錄密碼后,她成功進入了對方的支付寶賬戶。 “天啊,竟然進來了,不知道轉錢出去是不是也能成功?”抱著對風險程度一試究竟的想法,Timo嘗試著用這個陌生的支付寶賬戶給自己的另一個賬戶轉賬5元錢。 很快,由于賬戶原主人設置了“小額支付免密碼”功能,在Timo不知道其支付密碼的情況下,竟然迅速轉賬成功了。“請找到這個賬戶的主人,我將把5元錢還給他。”“黑色”試驗結束,Timo立刻聯系了支付寶客服及賬戶主人,對手機號碼進行了解綁,并要求歸還被她轉出的錢款。 “換手機號碼的話,一定要第一時間解除與支付寶賬戶綁定的手機號,否則就會存在一定風險。”支付寶客服人員說。 事實上,在各種網絡應用中,支付寶已經是安全設置較為周密的應用了,“支付寶目前要求用戶的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不一樣,用手機號碼找回密碼的用戶,只能找回登錄密碼,但在大額轉賬時所需要的支付密碼他不可能掌握。”支付寶客服解釋。 在一些安全級別較低的應用中,如果不法分子盯上了用戶的其他賬戶,受到的損失可能會更大。具體來說,在一些互聯網家政、互聯網餐飲平臺上,用戶一旦給賬戶充值,今后使用余額時無論金額大小,都不需要任何支付密碼,可以直接完成支付。也就是說,一旦手機號“新主人”用手機號碼進行密碼找回、進入賬戶,他就能任意使用原有的賬戶余額。 運營商互聯網公司應聯動提醒 微信、微博等社交應用,支付寶、百度錢包等支付應用,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移動互聯網已經滲透進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們常常會面臨“舊主人”的網絡應用賬戶被“新主人”侵入的風險。“安裝的應用多了,難免會漏掉那么一兩個忘記解綁啊。”羅先生感嘆。 換號未解綁面臨的風險之高,除了用戶在換號前加強解綁意識,難道就沒有任何其他的解決辦法嗎? “運營商可以和互聯網公司建立聯盟,由運營商對號碼的機主變更信息進行公示,各個互聯網公司接到信息后應在一定時間內提示用戶,是否進行號碼解綁。”一位互聯網安全專家建議。 “鑒于近期反映新號碼已經被注冊微信、支付寶賬號的客戶較多,我們正在與微信、支付寶方面接觸,預計10月中旬會有相關對策發布。”移動客服人員告訴記者。 |
相關閱讀:
- [ 10-09]手機實名制能否斬斷電信網絡詐騙黑手?
- [ 10-08]國家工商總局:網絡交易不合格商品檢出率逾三成
- [ 10-08]央行支付 中流砥柱 有獎網絡知識問答
- [ 10-08]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 [ 10-08]2016年度福建省基層“最美人物”評選網絡投票今日啟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