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瀘州10月9日訊(周超文 周健 記者 岳東)“大兒子要求父親在兩兄弟家輪流居住,小兒子又常年不在家。”日前,瀘州市納溪區法院家事法庭來到渠壩鎮,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八旬老人狀告6個子女未盡贍養義務一案。 “2個兒子4個女兒不贍養老人,作為村里人我們都覺得不應該,這回來看看這案法官咋判?”還未正式開庭,前來旁聽的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 居無定所 八旬老人狀告6子女 今年86歲的余某是瀘州市納溪區渠壩鎮人,共育有2個兒子、4個女兒。本該安享晚年,如今卻因為2個兒子在老人居住問題上始終無法達成一致,致使老無所居,萬般無奈下與子女們打起了官司。 9月29日,在重陽節到來前夕,瀘州市納溪區人民法院家事巡回法庭來到老人所在的村頭,公開開庭審理此案,以期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對于此案,承辦法官從老人切身利益出發,將“指定居住權”寫入判決書,并要求其余另外5個兒女要“常回家看看”,弘揚孝道。 86歲的余某在老伴離世后,就一直跟隨2個兒子輪流居住和生活。近兩年,余某的小兒子以在外打工很少在家沒有時間照顧老人為由,把老人丟給大兒子一家贍養,之前兩兄弟達成的老人輪流在2個兒子居住兩個月的協議也無從落實,雖然4個女兒不時也接老人去住上10天半月,但固有的“養兒防老”傳統觀念,讓老人還是想和大兒子住在一起。于是,86歲的余某就向納溪區法院遞交了訴狀,要求子女解決他的居住和生活問題。 面對父親的要求,大兒子第一個反對:“父親育有2個兒子,就應當在兩兄弟家輪流居住,按之前每家居住2個月執行。”但小兒子馬上就給予反駁說:“我不是不照顧父親,而是因為自己長年在外打工,極少回家,根本就沒有時間照料老人的飲食起居,老人的所需生活費用,我也愿意分擔。” 但由于兩兄弟間因瑣事早生嫌隙,積怨已久,在對父親贍養上的居所問題,卻始終不能達成一致,而老人也一再表示愿意和大兒子一起居住、生活。 法院判決 指定居住費用6兒女共擔 庭審中,承辦法官深感遺憾和揪心:遺憾的是余某的兩個兒子之間相互推諉,讓他居無定所被迫訴至法院;揪心的是縱然對簿公堂,八旬老人雖然期待與大兒子一起居住生活,但由于兩兄弟卻態度堅決,沒有周旋余地。 面對互不退讓的兩兒子,主審法官認為,首先考慮老人的意愿、居住條件、照顧老人的便利,大兒子雖然不同意余某的要求,但未提供相應證據證明余某不宜住在自己家中,大兒子應妥善安排老人住房,不得強迫老人居住或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至于大兒子提出讓老人由兩兄弟輪流負責飲食起居等,極有可能又將導致兩兄弟在老人的居住權上又將相互推諉。 最后,法院認定老人與大兒子一起居住,由大兒子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和飲食起居,小兒子和4個女兒承擔老人的生活費用,每人每月200元,且于每月1日前支付給大兒子,作為老人的生活開支。老人生病所產生的費用,除去新農合報賬后,6個兒女據實按六分之一分攤。 |
相關閱讀:
- [ 10-09]建甌供電:重陽節里情暖山區孤寡老人
- [ 10-09]長樂110歲老人重陽喜過生日 子孫們回家一起祝壽
- [ 10-09]記者重陽節探訪長樂110歲老人 長壽經:愛吃番薯心態好
- [ 10-09]粗心兒子把父母落在途中 熱心收費員為老人尋團圓
- [ 10-09]6位孤寡老人的“女兒”房桂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