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今天是重陽節,記者從市老齡辦獲悉,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的提高,本市老年人口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津城60歲以上戶籍人口已達到230.37萬人,占全市戶籍總人口的22.43%,人口老齡化程度超過全國平均值,在上海、北京之后,位列全國第三。 數據顯示,在本市戶籍老年人口中,65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46.93萬人,80歲及以上高齡戶籍老年人口33.41萬人,10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350人。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條件改善、生活水平提升、家庭和睦、子女孝順等因素,是津城老人越來越長壽的主要原因。 為了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氛圍,從即日起至月底,本市開展以“敬老愛老,全民行動”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為老年人辦實事、解難題。主要包括:組織開展老年法律援助和涉老政策、法律咨詢活動;扶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暖心助急”信息平臺,為全市65歲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免費發放愛心助老牌,在老年人遇到緊急情況或走失時,識別老年人身份,及時進行專業救援救助;開展“九九重陽·慈善助老”義診活動,組織本市慈善醫療合作醫院部分專家和愛心單位,為困難老年人進行免費檢查并減免醫保外個人承擔的治療費用;動員社會組織和老年人家庭,提供家政、照料、護理、信息咨詢、心理疏導等服務。 關愛老人,別光逢年過節 “想過節,更想安寧;盼熱鬧,更盼溫情。”黃金周結束,上班族陸續投入緊張的工作,適逢這個節骨眼,又迎來了“九九重陽節”。抽樣調查顯示,將近30%的老年人或多或少出現了長假過后的“節后綜合征”,這是因為子女態度的“驟冷驟熱”,讓他們的心理落差有點大。 “有些兒女平日里工作太忙,連電話都很少打,只能利用假期‘補償式’地帶老人外出游玩、就餐,參加家庭聚會,活動安排得過于密集,搞得老人高興歸高興,但也非常疲勞。假期結束,喧囂回歸平靜,老人回歸原來的生活節奏,從心理到身體,都還要有一個重新適應的過程。”長期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楊娜告訴記者,子女態度“驟冷驟熱”的落差,是造成老年人“節后綜合征”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今年,長假剛剛結束就迎來重陽節,可子女們已經回歸工作崗位,很多人不再會有專門的節日安排,使得個別老人的失落情緒比往年更甚一些。” “其實在養老院里生活挺好的,有醫護人員的照顧,有老伙伴陪著聊天,天氣好的時候曬太陽,陰天下雨時就在屋里下棋。”今年78歲的張大爺已經在養老機構里生活了將近4年時間。他告訴記者,他如今更習慣在養老院里的生活,覺得這樣的生活有人陪伴,有人照顧,更舒服一些,“我們對兒女沒有額外的要求,逢年過節,來院里陪我吃頓團圓飯,隔三差五,打個親情電話,讓我心里有個寄托,就挺好。” 天頤和養老院負責人王淑潔告訴記者:“我們對選擇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的老年人,做了一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老人都希望和兒女一起過節,但在過節方式上,只有將近三分之一的老人想要過‘熱鬧節’。由此可見,陪父母過節,還是應該按照老人的心思。” 不讓失智老人再失尊嚴 ——走進天津市失智老人康復照料中心 “我是誰”“我在哪里”……類似的問題,82歲的陳大爺每天要問上很多遍。面對因患阿爾茨海默癥而失智的父親,陳大爺的子女們至今仍記得為老人四處求醫問藥、輪流值班照料時的疲態,“但父親的身體狀況并沒有因此而改善,直至他年初住進專業醫療康復機構。” 重陽節,記者來到位于紅橋區勤儉道與光榮道交口附近的北方首家失智老人康復機構——天津市失智老人康復照料中心。自2013年試營業至今,已有近200名失智老人在這里接受科學系統的康復治療及照料。 試圖走入該中心時,記者吃了個“閉門羹”。“為了防止老人走失,中心設置了電子門禁,”前來開門的辦公室主任趙領軍說,“對一些病程尚短、身體條件允許的老人,我們會在天氣晴好時,集中安排他們到戶外活動。” 步入中心,記者在活動區接觸到一位由護理員陪著擺積木的老人。積木擺得不整齊,摞了幾層便倒,老人有些惱怒。但在護理員的鼓勵下,又呵呵地笑出了聲,他抬頭看了一眼記者,繼續擺弄起來。“患上‘阿癥’的老人,會逐步出現記憶障礙、語言障礙、認知障礙和行動障礙。”護理員把記者拉到一邊小聲說,這位老人目前處于二級中度失智,“擺積木是最基礎、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康復手段之一,能鍛煉和維持老人的手腦配合能力。” “中心目前有80多名具有專業資質的護理人員,為老人提供全天服務。為了避免歧視和偏見,我們在開展科普教育和宣傳時,一直避免使用‘老糊涂’‘老年癡呆’這樣的詞匯,這個理念已得到大家的認同。”中心業務科科長張冠英表示,目前尚無逆轉或治愈阿爾茨海默癥的特效藥,“子女和醫療康復機構,需要通過科學的鍛煉和耐心的照護,延緩癥狀加劇,讓失智老人有尊嚴地老去。”(北方網編輯侯靜) |
相關閱讀:
- [ 10-01]福建有百歲及以上老人2007人 三明老壽星119歲
- [ 10-01]福建百歲及以上老人2007人 三明壽星119歲|廈門80歲及以上老人可享高齡津貼
- [ 10-01]福建有百歲及以上老人2007人 三明老壽星119歲
- [ 09-30]廈門公布百歲壽星統計數據 最高壽與總人數皆為109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