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兩億多老年人的幸福安康成為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走在新時代里的老年人,以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煥發出新的精神面貌,老年生活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敬請聚焦銀發一族,關注“老年·新春光”系列報道。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當許多年輕人還在為沒錢沒時間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懊惱不已時,一群時髦的大爺大媽卻已經過起了邊養老邊環游世界的斑斕生活。 如今,“銀發游”日益成為旅游市場開發的潛在熱點。一份最新的《國內老年人旅行行為分析報告》指出,如今,已退休或臨近退休的老年人已成為國內旅客的“主力軍”之一,特別是錯峰、淡季出行的重要客流。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許多老年人不再滿足于“閑”在家,而是紛紛走進大千世界開闊視野。 有錢又有閑 隨著社會人口和家庭結構的轉型,旅游已成為當代老年人日常生活里重要的精神寄托和生活話題。辛勤工作幾十年后,旅游成為他們人生夢想“零存整取”后的“變現”和“支取”。 這個中秋,退休一年多的韓艷選擇和老伴乘坐夕陽紅專列,開始了16天的“二次蜜月旅行”。他們從吉林出發,途經寧夏、青海、甘肅、新疆吐魯番等地。每到一處,他們就把自己在當地拍攝的照片發到微信群中,與親友一起分享旅游帶來的幸福感。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旅游的吸引力不低于青年人。祖國的錦繡山河、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都為人生增添了很多樂趣。年輕時很多地方沒能去過的遺憾,希望老來能夠彌補。”韓艷說。 “在上學和工作時代,人們的旅游沖動經常受到限制。只有等到退休,人們才能真正享受有閑有錢的生活,并可量入為出地漫游世界。”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員高天明指出,旅游對于老年人而言,既是一種身心蓄能的體驗,也是一種生活遺憾的補償。 有閑錢有時間的“銀發族”,可能是國內最“職業”的一群游客。全國老齡委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老年人每年旅游人數占到全國旅游總人數的20%以上。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不少人在退休前就積累旅行專用資金,做好“旅行攻略”;儲備人文地理知識,以及旅游目的地風土人情等相關資料。行前的充分準備,能讓旅途更輕松、更快樂,從而使老年旅游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境界,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走出習慣了的生活環境,可以開闊視野,飽覽大好河山,體驗不同風情,增進知識,豐富閱歷。64歲的陳新民是個文學愛好者,其中逛博物館是他旅行中的愛好之一。每到一個地方旅行,他總是喜歡到當地的博物館去逛逛。“博物館里的一件文物,可以讓我了解那個時代,了解當時的經濟、文化等。”陳新民說,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可以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俯瞰歷史。如今陳新民去過的博物館多達100多個。他認為,最有特色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其濃郁異域風情,讓他領略了與其他城市不同的博物館風格。 健康自在玩 在中老年游興起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花甲背包客”的出現,體現了老年人生活理念的根本性轉變。北京旅游學院教授劉振禮認為,人們拼搏了一輩子,到了老年,保持身體健康,成為老年人旅游的一大原動力。 牛仔褲、運動鞋,再加上矯健的身姿,除了花白的頭發,79歲的大齡背包客李永旺精神狀態和年輕小伙沒什么區別。“一直堅持鍛煉,就算不旅游,在家里也是騎自行車或者去公園鍛煉身體,這也是能夠出去看世界的基本條件。” 2001年,李永旺與老伴一起參加了山西省老年騎游協會。從那時起,李永旺和老伴萌生了騎游全國的想法。10多年來,他騎車帶著老伴周游了全國60%的城市、景點,大到享譽全國的名山大川,小到罕為人知的古樸村落。 李永旺說,自己當年騎過最長的一條路是從太原出發至廈門,耗時近一個月。他有一個大箱子,里面有近10本相冊,存放著騎行路途中拍攝的上千張照片。每張相片的背后,詳細記錄了拍攝時間、地點,還有當時的旅行心情。此外,李永旺還有一本集滿了各地郵戳的小本子。當他們在騎行途經每個城市時,都會找到當地郵局加蓋郵戳。 “每次拿出來翻看這些影集和郵戳本,依然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騎行,不僅帶給我一個健康的身體,而且還能夠沿途欣賞全國各地亮麗的風景。對我來說,騎行更是一種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我希望能騎到80歲。”李永旺說。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退休干部羅亞非也是一個自助游愛好者。與大多數老人不同的是,她的旅行往往是隨意的,沒有特別周密的安排。 “現在交通越來越便利,很多退休老人不僅時間寬裕,而且熟悉網絡等新媒體,完全有能力自主完成很多出行前的準備安排。最重要的是,老人們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好,未來出現更多的‘花甲背包客’并非沒有可能。”在羅亞非看來,由于跟團游的限制較多,未來自助性質的老年游肯定會越來越受歡迎。 結伴好出行 與整日在繁忙的交際圈里輾轉的年輕人相比,慢節奏的旅行更能讓老年人感受到旅行的樂趣。由于生活理念、休息方式不同,老年人有更加充裕的時間來安排旅行,也不介意多停留幾個地方,和老伙伴們一起享受出行。 即將60歲的李女士明年就要退休。不久前,她買回來一個結實耐用的旅行箱。“幾年前就和幾個同事一起商量,開始做退休后的旅行規劃。經濟、體力上已經做好了準備,這次要好好領略世界各地的美景和風土人情,開啟另一段人生旅程!” 如今,結伴出行已經成為很多老年人青睞的一種旅游方式。“和朋友一起出游,彼此之間有個照應,旅途中也可以盡情地聊天敘舊。在我們的夕陽紅行程中,有的專門設置了撲克比賽、才藝展示等,就是要把旅游當成一場聚會。”南京世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馮志剛說。 劉振禮指出,外出旅游是老年人愉悅精神的重要方式。通過旅游結交新朋友,能夠一掃孤獨感、寂寞感,煥發精神。 老年人身體機能的下降,生活圈子比較封閉,社交渠道單一,如今旅游成為老年人社交的重要渠道。“聽到周邊很多老人說,年輕的時候想出去看看,但是那會兒沒有錢、沒有時間,而現在有錢有時間了,卻又有了自己的借口,年齡大折騰不起,要看孩子等。其實,他們都有想走出去的愿望,只是缺乏邁開腳步的勇氣。”韓艷說。 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務規范》,從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角度出發,結合老年人住宿、餐飲、購物、醫療等多方面特點制定了諸多“剛性”規定,給老年群體的出行上了一個“保險”。 浙江大學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呂佳穎認為,老年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群體,因此,老年人對旅游產品的需求也是非常多樣化的。目前,我國老年旅游市場仍處在發展初期。可以預見,隨著扶持政策加速落地和老年人旅游需求的提升,大眾化老年旅游產品將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 |
相關閱讀:
- [ 11-28]“銀發游”迎來小旺季 目的地是否安全最受關注
- [ 10-22]泡溫泉賞紅葉銀發游成主角 本周末迎來出游高峰
- [ 05-26]不滿導游“宰客”行為,游客死亡折射“銀發游”隱憂
- [ 10-26]泉州:石獅金秋旅游市場“銀發游”走熱
- [ 10-22]黃金周已過黃金月依舊 重陽節催熱"銀發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