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修訂高考考綱:增古文化常識、數學文化
2016-10-10 06:53:29??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雖然不分文理的新高考要到2020年才會實施,但高考內容文理融通的趨勢明年就將出現。昨天,教育部公布2017年高考考綱修訂內容,文科增大閱讀量,注重考查信息篩選能力,以適應信息時代的選材要求;理科則增加文化類內容。 面對新考綱,北京考生不必緊張,因為近幾年的北京高考已體現修訂精神。北京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明年實施,推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高考文理之分將進一步淡化。 [新考綱] 文理皆考傳統文化 據了解,新考綱增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而且文理科目皆考。比如,在語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識,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內容。 依據新修訂的考綱,語文更注重基礎性和綜合性,全面考查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同時適度增加閱讀量,考查適應信息時代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的快速閱讀能力和信息篩選處理能力。例如“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成為必考模塊,“古詩文閱讀”部分增加“古代文化常識”內容。 少數民族考生參加的“漢語文”科目更名為“漢語”,將增文言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常識等考查內容。 數學科目增加了數學文化的內容,刪去“幾何證明選講”選考模塊,以順應課程標準修訂的趨勢。 依據新考綱,文科類科目減少了純記憶的內容,注重能力的考查,理科則細化實驗能力,注重社會熱點以及運用多學科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歷史選考模塊中,新考綱刪去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薈萃”三個模塊。地理選考模塊刪去了“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思想政治科目則強調德育導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 物理細化“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等考查要求。化學選考模塊刪去了“化學與生活”和“化學與技術”模塊。生物則關注對技術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突出成就及熱點問題。 英語科目沒有變化。 [北京高考] 語文已考古代“經濟戰” 對于北京考生來說,新考綱的修訂內容并不陌生,因為近兩年的北京高考已體現出注重傳統文化、增大閱讀量等趨勢。例如2014年北京高考,語文卷考查俗語、對聯、古詩文等傳統文化知識的題目超過50分。大作文也讓考生談談“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等“老規矩”。2015年高考增加了古詩文背誦篇目,且古詩文閱讀分值增加6分,當年還提出規范漢字的書寫。今年高考語文閱讀題目選取陳忠實描述陜北“華陰老腔”“撼人胸腑”藝術魅力的散文作品,引發考生對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的認識與思考。 “多文本閱讀”已成為北京高考的鮮明特點,且閱讀量在逐漸增大,2016年高考閱讀材料字數已超過2000字。文理融通的趨勢也在北京高考中有所體現,例如語文科目已使用科技類文章,考查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素養,今年高考文言文閱讀中則考起了“經濟戰”,給出《管子》篇目,講述國與國“經濟戰”的故事,要求考生探究古代思想智慧的現實意義。 北京高考數學科目則引導考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并注重考查數學運算、數學推理、數據分析等核心素養和創新能力。 |
相關閱讀:
- [ 10-08]教育部:2017年碩士研究生考試下周一正式報名
- [ 10-06]央行規定:支付寶、微信轉賬12月1日起將限筆數 教育部發留學預警點名美兩學校:教學管理混亂
- [ 10-06]教育部發留學預警點名美兩學校:教學管理混亂
- [ 10-05]教育部發出留學預警 涉及美國兩所學校
- [ 09-29]中央組織部、教育部黨組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