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 滴滴認為會抬高車費 神州表示大方向挺好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公布網約車經營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之后,滴滴出行發出聲明。他們認為,地方細則對戶籍和車輛的嚴格限制將使得絕大多數滴滴平臺上的車輛和司機被迫退出,老百姓也將重新面對打車難、打車貴。 具體來看,滴滴出行認為,地方政府對網約車軸距、排量、車輛準入年限及網約車駕駛員必須有當地戶籍的規定,無形中抬高了準入標準。此舉將導致車輛供給驟減、司機大幅減少、網約車車費翻倍、出行效率大幅降低等問題。 以上海為例,據滴滴平臺統計,目前在滬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1/5,已激活的41萬余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擁有上海本地戶籍。此外,網約車定價之所以相對實惠,主要是因為社會共享車輛本身的平民性,要求用帕薩特、奧迪A4L等以上的車型提供網約車服務必然提高運營成本,或將抬高網約車費到當地出租車價格的兩倍或以上。在出行效率上,按照征求意見稿,等待時長也將從目前平均5分鐘延長到15分鐘以上。 “這是將交通部提出的‘高品質服務、差異化經營’,簡單理解為設定更高車輛、司機門檻。”滴滴公關部李玫表示。 滴滴出行表示,非常理解地方政府接納新經濟需要一個過程,將不斷通過管理和技術升級、大數據計算,合理地匹配供需,提升服務質量,為用戶提供品質高、價格優的出行服務,并幫助推動地方改革創新,成為增強新經濟新動能的發展動力。同時,滴滴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夠為新業態和分享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神州專車則表示,各地細則大方向上挺好,對神州專車的影響很小,只是會增加一些成本,神州專車表示支持。目前,神州專車的車輛均是本地牌照、B級以上的車輛,大部分都是新車,基本符合各地網約車對車輛的要求,現階段沒有車輛升級的成本,只是增加了保險和年審等成本。但是神州專車也認為,北京、上海的細則中網約車司機必須為本地戶籍的要求,以及廣州要求一年之內的車才能做網約車的規定過于嚴格。 【各方回應】 專家:應尋求多方平衡 市民:車輛門檻有些高 各地網約車實施細則紛紛對外征求意見,對其中提高駕駛人和車輛門檻等關鍵條款應該如何看待呢? 交通行業專家徐康明認為,出租行業有巡游和網約兩種業態,要推進分類分層監管的思路,對巡游出租車和網約出租車有不同的管理方式。當初,網約車的定位是希望服務檔次高一點,使得它與巡游車不在同一市場進行同質化的競爭,用差異化的服務,讓兩種業態共同發力滿足出租車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專家表示,政策的出臺其實是讓網約車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同時對非法網約車運營有執法的依據。北京等城市的政策只是在國家的宏觀政策下進行了細化。現在的出租車市場對高端化服務是有需求的。過去網約車的低價格,是由于大量的補貼和很多前置機制沒有到位,很多該花的成本沒有花,比方說安全保障、稅收、用車標準等等,這種低價格是不可持續的。 “每一項政策的出臺,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北京普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曉林表示,出門就有車,是每個乘客所希望的情況,但真到那種程度,類似于北京這樣一個特大型城市是否能夠承受?公交優先是我們確定的主要出行方式,網約車不可避免一定會受到約束和管理,不可能讓它放任自流,完全不管。一方面我們要順應潮流,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序發展。 “為何網約車一定要是兩年內的新車?”對于深圳的新規,市民王先生有些不解。他認為,車況好壞和使用年限沒有必然聯系。“況且深圳從2014年就開始限牌,新車數量大幅減少。符合要求的車能有幾臺?” “新規應該能加強對網約車的管理。”深圳市民林先生則認為,提高了網約車以及司機的門檻,確保乘客能夠享受到高品質服務,并保障乘客安全。“盡管打車價格可能會上漲,但只要在合理的范圍內,應該也能接受。” 深圳市政協委員彭琛表示,新政策的出臺,能在一定程度上讓網約車的安全性更有保障,并實現數量的相對控制,避免城市擁堵的加劇。不過,政策是否合理,還有待進一步的討論。“一個政策出臺不能只考慮一方利益,而應該尋求多方平衡。” “新規與現實有很多矛盾之處。”深圳市政協委員張琦舉例,新規要求網約車排量在1750毫升以上,“大排量油耗更高,這與提倡環保的大趨勢背道而馳。” 作為一名網約車司機,熊先生則坦言,網約車準入門檻過低,會破壞市場,但準入門檻太高,又會造成無車可約,供不應求。 (綜合本報記者商旸、王昊男、沈文敏、呂紹剛、劉志強及陳育柱報道)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