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10月11日電 (曹旭峰 孫夏)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11日在此間召開的2016全國考古工作會上介紹,2012年至2015年間,中國主動實施考古發掘項目1803項,考古發掘面積近100萬平方米,讓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階段的認識更為系統。 記者從當天會議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中國考古工作將圍繞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和演變的重大課題展開研究;推進體現中華文明發展主體進程的圓明園遺址、陶寺遺址、石岇遺址、二里頭遺址、周原遺址等15處重要大遺址研究及遺址博物館的建設,并將其納入“國家記憶行動”計劃。 同時,中國考古“走出國門”是“十三五”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將在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等考古領域,展開多角度、全方位的國際合作。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初步形成了以15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格局,全面啟動150處大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建成24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一批遺址博物館;推動元上都、大運河、絲綢之路、土司遺址等相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完成四期驗收。 近年來,山西陶寺、浙江良渚、陜西石峁、湖北石家河等諸多遺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為實證中華民族文明史提供了豐富依據。 此次會議有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市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等單位100多名專家、學者等參會。(完) |
相關閱讀:
- [ 09-25]王延翰“閩王墓”在義井村?考古人員稱需進一步驗證
- [ 09-07]考古專家首次“復原”隋唐時期皇后的禮冠
- [ 08-31]文物大省山西展出史前至明清時期考古新成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