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0月11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1日宣布,正式開展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試點工作。 根據中國國務院審改辦決定,原“外國人入境就業許可”和“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整合為“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以下簡稱“兩證整合”),由國家外國專家局負責組織實施。上海將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開展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試點工作。2017年4月1日,全國統一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 具體而言,原外國人來華工作辦理的《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證》和《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統一為《外國人工作許可通知》,實行電子化在線打印。原《外國專家證》和《外國人就業證》統一為《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實現一人一碼、終生不變。 上海人社局方面表示,“兩證整合”簡化歸并了申請材料,無需提交單位申請函、許可存根、中外文個人簡歷等,材料數量壓縮了近一半。 根據規劃,2016年10月8日起,上海組織招聘方培訓并在線注冊賬號。11月1日起,啟動《外國人工作許可通知》和《外國人工作許可證》的試點辦理工作,現行有效期內的《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外國人就業許可證》、《外國專家證》、《外國人就業證》繼續有效。 據了解,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遵循“鼓勵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的原則,將來華工作的外國人分為外國高端人才(A類)、外國專業人才(B類)、外國普通人員(C類)三類,按照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實行分類管理。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國際企業家、專門特殊人才等“高精尖缺”外國高端人才,來華工作享受“綠色通道”,不設年齡和工作經歷限制,且申請人在入境前無需提供紙質材料核驗,無犯罪記錄證明采用承諾制。外國高端人才境外申請《外國人工作許可通知》的,享受加快辦理,僅審查階段就可縮短一半時間。 B類是指符合外國人來華工作指導目錄和崗位需求,為中國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急需的外國專業人才。外國普通人員(C類)實行配額管理,以滿足國內勞動力市場需求為目的,從事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臨時性、季節性、非技術性或服務性工作。(完) |
相關閱讀:
- [ 09-23]韓濟州數千外國人因訪問目的不明 免簽入境遭拒
- [ 09-19]土耳其反恐部隊逮捕多名外國人 疑涉恐怖主義活動
- [ 09-11]在廈外國人助鼓浪嶼申遺 昨晚舉辦“讓世界愛上鼓浪嶼”音樂會
- [ 08-29]法內政部:今年已將15名宣傳恐怖主義外國人驅逐
- [ 08-26]意大利強震遇難者人數升至250人 包括8名外國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