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廣播電視臺10月11日訊濟寧60多歲張阿姨最近很郁悶,她在一家名叫圣雅文化傳播的收藏品公司,購買了120多萬的收藏品。原本公司承諾購買后,三個月就能升值變現,可張阿姨想賣出收藏品的時候,圣雅文化傳播卻多次推脫。最后對方雖然答應退貨,可還要收取三四十萬的手續費,張阿姨懷疑自己被騙了,這件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9月27日,山東衛視《調查》記者以應聘銷售員的身份臥底到了這家公司,這家位于濟寧市萬達廣場寫字樓21樓,名叫濟寧圣雅文化的收藏品公司,其實就是一個忽悠公司。《調查》記者入職后,這家公司安排為期一周的業務培訓。而培訓的主要內容,就是教員各種忽悠老人購買所謂收藏品的手段。 老人不買滿八十萬不罷休 一位培訓的老員工告訴記者,他們的考核是按銷售額提成,所以他們會最大限度的教老人買更多的收藏品。在他員工看來,不買了幾十萬是不會放過老人的。 其中一位培訓的員工說:“如果讓我做的話,你(老人)就買8800,我肯定不會原諒你(老人),你在我手里買八千八,就算買八萬八,達不到八十萬我肯定不會放過你。” 這位員工還說,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采取的是饑渴式營銷,讓老人產生不買就虧了的心里。他一般都是往十萬以上的談,忽悠老人買收藏品。 在培訓過程中,《調查》記者了解到,這家公司買得最多的一個客戶,還不是花了120萬的張女士。還有的客戶一年就買了200多萬的收藏品。 另一位給新員工培訓的員工告訴記者,做收藏品銷售員首先就要摸清老人底細,看準他們否有購買能力,他告訴大家,濟寧很多拆遷戶,都有錢,瞄準這群老人下手。然后再跟這些老人培養感情,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去關心他們。有了感情,在要老人買點收藏品就很順其自然。這位員工說:“人分為跟孩子單住,不跟孩子住一起的,還有跟孩子住一起,還有給孩子看孩子,還有孩子常年不在家。還有老伴去世的。像這些后面幾種,老人看不到孩子,很孤獨。這種就要好好關心他們,像對自己父母一樣對待??扛星槌鰡巍!?/p> 逼單、磨單、砸單三步走 這位員工還說,在跟老人充分培養感情之后,就可以開始跟老人推銷收藏品了。在行業內這叫“要單”。這位員工說,要單按照先后順序又分為逼單、磨單和砸單三步。首先就是逼單。 這位員工向大家演示了這三個步驟:“阿姨你留一套吧,不行你今天得買,這就是逼單。磨單。要是不買我就可以做好人嘛。這都是之前商量好的。45806你緊張不緊張,從你手里套5萬出來,別五萬了,五千都,不買不行。這叫逼單嗎?是的,先是逼單,在一個就是磨單,最后就是砸單?!?/p> 這位員工說,假如逼單不成功,就開始進行磨單,再叫其他員工反復跟老人灌輸“買了就能掙大錢”的觀念,直到老人有些動搖。這時候就開始實行砸單,砸單主要就是通過送禮品或代金券,抓住老年人喜歡貪圖小利的心里,最終讓老人拿出錢來。這位員工還跟大家分享了9之前一位老人起初只買了300元的收藏品,他是如何最終讓對方掏出了6萬元的經歷。 “我叫那個老人買了一套后又加一套,買兩套加到三套,再加到五套,買了五套就取錢去了,然后我又說國鈔金磚好,然后(老人)又想買一套這個,這個23800元一套,然后我說用優惠券只要19800元。他又拿了兩套,這樣單筆就6萬,其實就是從300塊印鈔一點一點的談起來的。” 團隊配合組團忽悠老人 《調查》記者在現場看到有很多銷售人員圍著一個老人在推銷,公司員工說這叫團隊作戰,在他們公司,員工一定要講究團隊協作才能出單,在遇到一些難搞定的老人時候,他們就會金誠合作,陸陸續續攻克老人的內心防線。 參與培訓的員工說:“正常,我一個人給你說這個產品好,他不信,要是幾個人都說這個好,那客戶不就信了。這是銷售的一種模式 32418要想出單,要注意細節,激情,團隊配合,加上耐心。你看到的三地各接一個客戶,那是講究的團隊配合?!?/p> 實地觀摩:誘導老人藏品升值空間大 山東衛視《調查》記者在經過了幾天的理論培訓后,記者被安排到了公司的前臺展廳去觀摩老員工是如何實戰銷售。 現場一位業務員正在給老人推銷收藏品:“第一套人民幣已經被列為文物了,價值上千萬了,有錢都買不到;這個第二套人民幣,單張二三萬左右;第三套人民幣2000年退市,退市就翻了20倍當天就漲了很多,到現在這一套十好幾萬了?!?/p> 《調查》記者這位工作人員首先向老人介紹了第一,第二,第三套人民幣的升值案例,介紹這些人民幣升值翻了多少倍,給老人灌輸收藏人民幣能賺錢的思想,這位工作人員說,假如有老人問藏品到底值多少錢時,一般就會這樣舉升值案例,但不會跟老人承諾具體的升值空間,只承諾絕對能升值。 介紹完升值案例后,這位工作人員就開始介紹公司要賣的第四套人民幣?!霸蹅児咀鲞@一套市場價是一萬多左右,我們現在七千八,第三套人民幣退市當天翻了24倍,這第四套咱們別說24倍,打個對折就是十倍呀,那得多少錢啊?!?/p> 現場有老人就問,升值之后怎么賣出去時,這位員工表示,收藏品是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而且產品升值之后公司還會進行高價征集,另外還可以去文交所賣。根本不愁銷路。 經過近半個小時交流之后,老人決定先回去考慮考慮再買。而《調查》記者現場看到,也有很多老人當場就交了定金。 而在這收藏品公司亂象的背后,往往隱藏的是暴利,濟寧圣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員工收入平均都在萬元以上,高的甚至能到五六萬元。 專家:市面上絕大部分為贗品,升值空間很小 山東省古玩商會鑒定中心鑒定師劉春陽從事多年的收藏品研究和鑒定,對收藏品行業有很深的了解,他說,現在市面上賣給老人的藏品基本都是贗品,沒有收藏價值,甚至很多收藏品公司的行為就是詐騙。 劉春陽說,即便現在市面上熱銷的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是真的,但現在人民的收藏意識增強,市面留存量非常大,升值空間也很小,遠遠不及之前的三套人民幣的升值空間。 因為信息封閉,又缺乏專業知識,在收藏品公司各種忽悠的手段下,很多老年人購買了價不符實或者并不能升值的收藏品,對于收藏品,無論是老年人,還是收藏品公司,都不要帶有投機心理,尤其是收藏品公司,更應該誠信經營,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也才能樹立這一行業的良好形象。 張曉博、杜文娟 |
相關閱讀:
- [ 10-08]記者臥底家政公司:8天花750元能變“高級月嫂”
- [ 09-30]網劇《無間道》曝概念海報 臥底斗爭再掀無間風云
- [ 09-20]警匪網劇《臥底》宣布殺青 張陸感嘆拍攝不易(圖)
- [ 09-08]記者臥底保健品銷售:洗腳搓背中恐嚇老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