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已完成烏茲別克斯坦Maidanak(MAO)天文臺1米天文望遠鏡的升級改造。 國家天文臺供圖 中新網南京10月12日電 (記者 朱曉穎)中國科學家近期完成中亞國家天文望遠鏡的升級改造后返回國內。12日,國家天文臺副臺長、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所長朱永田在南京告訴記者,中國科學家已完成烏茲別克斯坦Maidanak(MAO)天文臺1米天文望遠鏡的升級改造。 據朱永田介紹,該項目屬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科技合作范疇,是首個中國與中亞之間天文設備升級改造項目。 他表示,MAO天文臺1米望遠鏡曾是上世紀70年代主力天文觀測設備,由德國蔡司公司研制。因當地政局變更,經費陷入困頓,天文臺諸多觀星設備漸漸年久失修,停滯多年。 據中方與烏方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南京天光所、新疆天文臺、云南天文臺等10余位科技人員從2014年起對該天文臺部分望遠鏡進行改造。 升級后,1米望遠鏡重達17噸、銹跡斑斑的“大塊頭”徹底“換顏”,“變身”為具備高精度跟蹤指向、自動化控制的現代化望遠鏡,達同類望遠鏡的先進水平。 中方還在MAO天文臺新建了太陽能發電站,為觀星望遠鏡蓄電“續航”。 朱永田表示,MAO天文臺是地球上非常優良的天文觀測地之一,大氣擾動少,晴天數多,可與美國夏威夷、西班牙拉帕爾瑪、智利拉西亞天文臺觀測條件相媲美。在望遠鏡投入科學運行的前五年,中國科學家可使用70%的觀測時間。 他預計,未來中國還將與更多國家展開天文設備技術合作。近期,中方已收到埃及、美國等方面開展升級改造、研制天文望遠鏡和儀器的合作邀請。(完) |
相關閱讀:
- [ 10-11]中國科學家開啟超冷原子量子模擬“一扇門”
- [ 10-08]中國科學家解開太陽系外行星軌道之謎
- [ 10-05]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 [ 10-05]我國科學家成功解析牛帶絳蟲和亞洲帶絳蟲基因組序列
- [ 10-05]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分別在法國、美國和荷蘭高校工作的科學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