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10月13日電國務院扶貧辦新聞發言人、政策法規司司長蘇國霞今日表示,好多地方有了“脫貧急躁癥”的現象,過去是想爭戴貧困的帽子,多得政策的支持,現在可能是想給自己樹立政績,就虛報脫貧的數字。如果貧困地區在退出的過程中弄虛作假,是要問責的。 這是蘇國霞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10月17日我國第三個扶貧日活動安排時,對“怎么杜絕一些貧困地區為了盡快甩掉貧困的帽子而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發生”問題的回答。 蘇國霞稱,中央扶貧會議以后,國家加大了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而且增加了地方各級政府的責任。好多地方有了“脫貧急躁癥”的現象,過去是想爭戴貧困的帽子,多得政策的支持,現在可能是想給自己樹立政績,就虛報脫貧的數字。為了杜絕這種現象,要從四個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教育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為什么得到了今天的權力,權力是人民給的,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不能為了自己的政績傷害人民的利益。 二是定好規矩,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宣布脫貧,這是有規矩的。中辦和國辦印發了《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就是貧困縣,中部的貧困發生率要降到2%以下,西部降到3%以下才能宣布退出。貧困人口收入要達到國家標準以外,還必須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 三是加強監督。組織開展督查巡查,把貧困退出作為重要內容,督促各地實現有序有質量的脫貧。 四是加強考核評估。國務院扶貧辦制定了省級政府脫貧攻堅的考核辦法,如果貧困地區在退出的過程中弄虛作假,是要問責的,是要承擔責任的,說謊話不是白說的,是要付出代價的。對提出要退出、要脫貧的縣、村、戶,都要邀請第三方進行獨立評估,做到客觀。 |
相關閱讀:
- [ 10-09]扶貧辦主任縱容騙取扶貧款索賄 慌忙退錢仍落馬
- [ 09-28]南洋鎮:扶貧辦與計生協攜手打好扶貧攻堅“組合拳”
- [ 09-21]扶貧辦:今年或將90%扶貧資金審批權限下放到縣
- [ 09-11]福建藝術扶貧辦首期“基地班”:為孩子的藝術夢插上翅膀
- [ 06-12]福建省農信社與福建省扶貧辦共推金融精準扶貧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