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2015年4月9日,福利廠開始試產運行。“我們這里的工種,一般工序簡單,技術要求不高,崗位分配也是量身定做。”廖家利舉了一個例子:插花車間一般是年紀偏大的人,做一些仿真花卉和圣誕樹;手腳較靈活的工人則安排在制衣車間。 考慮到員工身體及年齡等特殊原因,福利廠采取企業化運作、人性化管理模式。就業扶貧福利廠里還為精準扶貧人員辦理社會保險、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和提供免費食宿。 身患脊髓灰質炎的龍南鎮新都村廖光雄今年54歲,由于腿腳不靈便一直找不到工作,生活全靠政府救濟。2015年4月,廖光雄應聘進了福利廠,憑著自己的努力,很快就當上了組裝部的組長。他說:“在福利廠上班非常開心,大家如兄妹一樣相處。我在這里找回了自尊,實現了人生價值。” 來自汶龍鎮石蓮村的王庚華夫妻倆由于身體有缺陷,在生活中經常受到歧視,找工作更是難上加難。入廠以來,他倆以廠為家,積極肯干,生活越來越好。 廖家利介紹說,就業扶貧福利廠第一個月實行保底工資1340元,第二個月起實行計件工資。目前,收入最高的能達到2800多元,一般的都能拿到1500元~1600元。2015年年底,廠里還根據各個員工的生產量,將企業的全部利潤進行再次分配,也就是對員工實行二次利潤分配,增加個人收入,工人們開心不已。 據介紹,目前福利廠已吸納256名貧困人員就業,其中,“4050”人員210人,殘疾人42人。 以點帶面推動就業 福利廠主要為精準扶貧人員、殘疾人提供生產仿真花卉、圣誕樹、彩燈和加工服裝等技術要求低、工序簡單的就業崗位。 “如今,廠里的訂單已經安排到了今年8月份。”廖家利向記者介紹,東莞一家大型制衣廠有個8萬件的訂單,本來準備發往廣西,聽了福利廠的情況介紹后,當即把訂單轉發給了龍南。像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正是因為這些愛心企業的善舉,讓工人的干勁更足了。“目前合作意向比較大的企業有5家,我們廠完全可以辦下去。”廖家利信心十足地說。 經過近一年的運行,就業扶貧福利廠已經成為精準扶貧的樣本。龍南縣努力構建就業保障體系,以就業扶貧福利廠為基地,開設鄉級外發加工點和村級扶貧車間,輻射帶動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目前,已在程龍鎮、武當鎮和臨塘鄉等6個鄉鎮設立了就業扶貧福利分廠,為精準扶貧人員提供就業崗位400多個。同時,龍南縣不斷創新就業扶貧模式,設立貧困戶自由生產組,創辦就業扶貧服務中心,引導和鼓勵服裝、紡織、電子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貧困勞動力上崗就業,擴大扶貧對象的就業選擇性。目前,龍南縣已有80多家企業參與結對幫扶,共提供就業崗位4000多個。 “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不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龍南縣通過探索政府出資、企業運作、財政兜底的模式,讓有一定就業能力并有較強就業愿望的貧困人口和殘疾人到福利企業工作,使之在就業創業中脫貧致富,進而實現人生價值。 (地區經濟司)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