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謎團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張獻忠千船沉銀的傳說一直為人津津樂道,而這首一直在彭山流傳數百年的童謠,也成為無數人追尋張獻忠財寶的“尋銀訣”。據史料記載,明代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反明起義后,于崇禎十七年(1644年)8月9日占領成都,建立大西國,改元大順。1647年7月,張獻忠率部與明朝殘將、川西地方將領楊展在彭山江口激戰,潰不成軍。張獻忠和部分官兵逃回成都,而滿載金銀的船只多數被燒或因相互撞擊,沉入江中。 張獻忠究竟有多少身家?千船沉銀究竟是民間傳說還是確有其事?這個百年待解之謎,隨著震驚世人的張獻忠沉銀盜掘案告破,或將撥開迷霧,露出真容。 “張獻忠沉銀”被盜挖倒賣案告破 100件國家珍貴文物中,包括8件國家一級文物、38件二級文物、54件三級文物,涉案文物交易金額3億余元。10月14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彭山警方證實,該案主要文物全部追回、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起訴。在同類案件中,追回的國家珍貴文物數量、文物總數、抓獲的犯罪嫌疑人數均為全省第一,是2016年全國破獲的最大文物案。 在追回的文物當中,“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尤為引人注目。這枚國家一級文物,以800萬元賣出,其被盜挖倒賣的故事,也格外特別。 追回的國寶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潛水“老司機” 水下摸出張獻忠元帥金印 犯罪嫌疑人宋某今年34歲,有著11年的潛水經驗。2013年清明節晚,彭山區江口鎮對面的岷江河畔,在夜色的掩護下,宋某身著潛水服下水了。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次下潛,居然摸到一個“金坨坨”。 水下不到三米處,宋某雙手不斷探尋著,在一塊石頭上,他摸到了一個金坨坨。“拿在手上分量很重,當時感覺就是個金屬。”出水一看,宋某嚇了一跳:一只金老虎栩栩如生! 80萬!通過中間人袁某,宋某得知,有人愿出80萬,收購這只金老虎。宋某有些猶豫,他想再等等,看還有沒有更高的價格。 3天后,在同一位置,借著夜色,宋某再次下水。在發現金老虎10多米的地方,不到3米的水下,一塊方形金屬,摸起來沉甸甸。出水一看,宋某驚呆了:這是一方金印!后經了解,上書“永昌大元帥”! 更讓宋某興奮的是,這枚金印,剛好和之前摸到的金老虎契合。這是一枚虎鈕金印!80萬的金老虎,配上金印,賣家出價漲了10倍!800萬! 袁某交代,經他介紹,這枚“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和金冊、銀錠等珍貴文物一起打包,以1360萬元的天價,賣給了西北某省商人范某。 在彭山區文管所所長吳天文看來,這枚金印是張獻忠沉船文物中的核心文物,對考證沉船文物性質極為關鍵。“根據‘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上所刻的信息顯示,金印鑄造于1643年農歷十一月,當時張獻忠還沒有稱帝,所以刻的是永昌字樣,并不是大西字樣。” 吳天文說,這枚金印用九疊篆刻有“永昌大元帥”字樣。九疊篆是一種非常特別的篆書,象征著極高的身份。“當時張獻忠雖然沒有稱帝,但根據金印材質、篆書等來看,地位已經很高,應該是張獻忠本人持有。” 追回的國寶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 五十兩金錠 為已知明代金錠中最大錠型 和“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一樣,“長沙府天啟元年伍拾兩金錠”,也是國寶級的一級文物。拳頭大的金錠表面,鑿刻有銘文“長沙府天啟元年分歲供王府足金五十兩正,吏楊旭,匠趙。” 吳天文解釋,“長沙府天啟元年伍拾兩金錠”,是1621年長沙府上供藩王王府的歲供黃金,是已知的明代金錠中的最大錠型,存世稀少,價值極高。“這應該是張獻忠在長沙府搶的,和歷史上記載的張獻忠行軍路線、張獻忠搶劫官府財物的史料,也是相吻合的。” “‘天啟七年金冊’是天啟七年,朝廷冊封郡王妃的金冊。該冊頁為金冊首頁,單片完整,極為珍貴,也是國家一級文物。”吳天文說,“除此之外,還有在古代都罕見的明代100兩銀錠,是明代稅收銀兩的稀少品種,也是國家一級文物。” 冊封榮定王世子朱常溒為榮王金冊、嘉靖四十五年金冊……追回的100件國家級珍貴文物,在吳天文眼中,就是一段清晰的明代歷史。“每一個文物背后,都記錄了一段歷史,對于研究明代經濟社會文化等,有重要意義。” 珍貴實物作證 除了搶掠,張獻忠還曾自鑄銀錠 華西都市報記者看到,其他珍貴文物還有張獻忠時期的典型器物——西王賞功錢幣(金、銀、銅)、50兩銀錠、皇帝冊封金銀冊、金腰牌等。 其中“西王賞功”是張獻忠用來獎勵有功將士的錢幣,是中國古代錢幣中的大名譽品。西王賞功存世罕見,早年所知金、銀皆為孤品,后又有新的發現,珍罕程度已不如從前。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質、銀質西王賞功各一,金質成交價格230萬元,銀質以55.2萬元成交。之后市場價值成倍翻漲,出現很多臆造品,真品難得一見。深圳海拍國際藝術品投資管理公司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別以980萬、500萬、1500萬的價格,拍賣成交西王賞功錢幣。 “‘大順元年崇州五十兩銀錠’是張獻忠在四川鑄造的銀錠,過去錢幣界曾經普遍認為張獻忠使用的銀錠都是擄掠所得的,該錠是張獻忠自鑄銀錠的例證。”吳天文說,“‘大順元年眉州大糧銀五十兩銀錠’,也是張獻忠大西政權的自鑄銀錠,該枚銀錠政權名稱、年號、地點、稅種、重量、銀匠等信息俱全,實在很難得!” |
相關閱讀:
- [ 03-18]彭山石龍引關注:無證據證實其與張獻忠沉銀有關
- [ 03-18]眉山文獻部門稱無證據證實石龍有關張獻忠沉銀(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